死绥
【出典】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建安八年“己酉,令曰:‘《司马法》“将军死绥。”’”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王沉《魏书》:“绥,却也。有前一尺,无却一寸。”
【释义】 曹操引《司马法》之说为令,意为将军当为军队败退而死。后世用来咏殉身之将。
【例句】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杜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5954)这里以“死绥”为衬托,称美赵使君鏖战而死。
死绥sǐ suí
将领因退兵而被处死。绥,退兵。杜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死绥却是古来有,骄将自惊今日无。”
死绥
退军为绥。军败而退,将当死之,称死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八年已酉令:“司马法:‘将军死绥’。”裴松之注引 《魏书》:“绥,却也。有前一尺,无却一寸。”唐杜牧《樊川集》二《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死绥却是古来有,骄将自惊今日无。”
死于正堂
正终 齐终
老死在家里:寿终正寝 善终正寝
老死在自己家中:死于牖下 老死牖下 槁死牖下 老于牖下 考全牖下 善终牖下 考终牖下 终老牖下
老死在隐居地:终老林泉 终老林下 终老丘壑 终老菟裘
死于野外:野死
死于郊野:暴骨
死于荒野而无葬身之地:转死沟壑 转死沟渠 委命沟壑 填委沟壑 填沟委壑
死于道路:道亡 道死
死于途中:程老
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途毙
倒毙在路上:路毙 路倒
中途夭亡:道夭
饿死于道路:饿馑
大官死于旅途:复于左毂
死于沙场:卧骨
战死沙场:裹革 裹尸
军人战死沙场:马革(马革裹尸;马革盛尸)
效死沙场:死绥
英勇无畏,战死沙场:裹尸马革
死于营垒之中:壁死
不知死在哪里:不知死所
(死的地方:死所)
另见:场所 处所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