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武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武阶

武阶

武职官员的阶级。《宋史·职官志九》: “武阶:武阶旧有横行正使、横行副使,有诸司正使、诸司副使,有使臣。政和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行正、副亦然,于是有郎居大夫之上。至绍兴,始厘正其序。大尉、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履正大夫、协忠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卫大夫、翊卫大夫、亲卫大夫、拱卫大夫、左武大夫、右武大夫(以上为横行13阶),武功大夫、武德大夫、武显大夫、武节大夫、武略大夫、武经大夫、武义大夫、武翼大夫、正侍郎、宣正郎、履正郎、协忠郎、中侍郎、中亮郎、中卫郎、翊卫郎、亲卫郎、拱卫郎、左武郎、右武郎、武功郎、武德郎、武显郎、武节郎、武略郎、武经郎、武义郎、武翼郎、训武郎、修武郎、从义郎、秉节郎、忠训郎、忠翊郎、成忠郎、保义郎、承节郎、承信郎,右(上)并五年一转,至武功大夫,有止法。进武校尉、进义校尉、下班祗应、进武副尉、进义副尉、守阙进义副尉、进勇副尉守阙进勇副尉,(以上无品,二校尉参吏部,下班参兵部,以下并参刑部)。”

☚ 武归   武功爵 ☛

武阶

谓武职的官阶。明代沈德符《野获编·兵部·文臣改武》: “仁宗登极,转兵部左侍郎,其弟辅,为信求改武阶,乃调锦衣卫指挥同知。”

武阶

职官总名。宋代武官官阶,以政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颁《改武选官名诏》为界,分前期旧名号与后期新名号两种。❶旧名号沿唐制,包括正任官(自节度使至刺史)、遥郡官(自遥郡节度观察留后至遥郡刺史)、横行(自内客省使至西上閤门副使)、班官(自延福宫使至昭宣使)、诸司正使(自皇城使至供备库使)、诸司副使(自皇城副使至供备库副使)、大使臣(内殿承制、内殿崇班、閤门祗候)、小使臣(自东头供奉官至三班借职),以及殿侍以下非品官、无磨勘转官法的杂阶(《郡书考索 ·后集》卷20《官制门 ·武阶类》、《分纪》卷44《横行东西班大小使臣》、《宋史·职官志》9《叙迁之制》)。
❷政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武阶易以新名,太尉为武阶之首,政和二年十一月至政和六年十一月,先后又增拱卫郎等十一阶,总计入品武阶,自太尉至承信郎为五十二阶(不包括自进武校尉至下班祗应不入品六阶,南宋时不入品杂阶又增进勇副尉、守阙进勇副尉二阶)。绍兴厘正武阶序列,凡郎皆移置大夫之下,自太尉至承信郎共为五十二阶;自进武校尉至守阙进勇副尉共八阶,总六十阶。阶官决定俸禄(《合璧后集》卷62《武阶》、《宋会要 ·职官》56之37、《宋史 ·职官志》9《绍兴武阶》、《宋诏令》卷163《改武选官名诏》)。


别名

❶武选。《群书考索·后集》卷20《官制门·武阶类》:“宋朝沿唐制,武选之称,自客省使至閤门使,使各有副,为横行……。元丰肇正文阶,而武阶犹未及改。”
❷右阶、右列。《挥麈三录》卷3:“(李邈)换右阶,以青州观察使死节。”《掖垣类稿》卷1《宗子不括补承信郎》:“往联右列,尚勉后图。”按:观察使为武阶正任,承信郎为政和二年后武阶名。
❸右选、西阶。《彝斋文编·从伯故丽水丞赵公墓志铭》:“右选调筦库之任,……踸踔西阶,逾三十年,积阶至忠诩〔郎〕。今上皇帝赉赐,予换文阶……从事〔郎〕、丞,处之丽水。”按:此指墓主赵公由武阶忠诩郎换文阶从事郎为丽水县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