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又名《武英殿聚珍版全书》,是清朝中期官府辑佚的综合性丛书。题清高宗敕撰。该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由金简等人奉敕编辑而成。主要是从明代《永乐大典》的零篇散简和各省进呈的遗书万余种中,选择百余种世所罕见而又“有裨益于世道人心,足备参考”的书,由武英殿修书处用特制的木活字排印,印刷极精,纸墨俱佳。乾隆皇帝认为“活字”不雅,遂改称“聚珍版”,故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该书初版126种,后续补12种。不久,江苏、浙江、江西等省陆续有翻刻,但多未印全。其中,浙江袖珍本39种,江西54种,江宁8种。福建初次翻刻123种,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先后修版增25种,另附拾遗、校记、世称闽本。光绪年间,广雅书局据闽本重刊,称粤本,但未全部采录闽本所附。各省翻刻时都在书尾刻记校刻者之名,以示负责。 金简(?—1794),清汉军正黄旗人。乾隆年间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吏部尚书。曾任四库全书副总裁,改译辽金元三史中的人物、地方和官职名称。卒后谥勤洛。《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主要由他负责,事后著有《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卷,详细地介绍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排版印刷过程,成为后世研究活字印刷的重要文献。 该丛书共收书138种,8991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排列。经部包括汉、唐、宋几朝学者对《易》、《诗》、《禹贡》、《尚书》、《三礼》、《春秋》、《论语》等儒家经典的诠释著作30余种。如汉郑玄的《易纬》12卷,宋司马光《易说》6卷,宋毛晃《禹贡指南》4卷,宋陈经《尚书详解》50卷,宋王质《诗总闻》20卷,宋张淳的《仪礼识误》3卷,宋叶梦得《春秋考》16卷,宋郑汝谐《论语原意》4卷等;史部主要辑录有关辨误、纠谬正史以及杂史、野史、笔记、地理、会要、奏议、书目等30多种专著。如宋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10卷附校勘记1卷,宋吴缜《新唐书纠缪》20卷附校勘记2卷,汉刘轸的《东观汉记》,唐樊绰的《蛮书》10卷,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40卷,宋王溥《唐会要》、《御选明臣奏议》40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22卷等;子部包括儒家,道家、农家、医学、算学、典制、书法、技艺杂记等方面专著30多种,如汉班固《白虎通义》4卷附录1卷校勘记4卷,魏王弼《老子道德经》2卷,元王祯的《农书》36卷,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真诀》3卷,唐李淳凤等注的《孙子算经》3卷,宋唐仲友的《帝王经世图谱》16卷,宋司马光的《涑水记闻》等;集部则收集了唐、宋、元、清四朝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科学家的文集40多部。如唐张说的《张燕公集》25卷,宋王禹偁的《小畜集》30卷外集13卷,宋刘攽的《彭城集》40卷,宋陈师道《后山集》12卷,元仇远的《金渊集》6卷,清彭元瑞的《万寿衢歌乐章》6卷等。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主要成就在于辑佚了一大批稀有罕见乃至濒于绝迹的古籍,使其赖以流传至今,为今人提供了研究上的方便。如宋吴缜《五代史纂误》一书,书成不久就因《五代史》是官修正史等其他原因而失传。如果不是该丛书收辑,恐今人无法看到,读宋官修《五代史》,尚需今人重新考证纠谬。另有的书是流传的残本,由武英殿大臣们从其他罕见的版本里补齐的。如宋王禹偁的《小畜集》原缺1-5卷,编者编修时予以补齐。更重要的是该丛书的问世,推动了乾嘉之际辑佚之学的发展,随之出现了专门汇集辑佚书的丛书群,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清王谟的《汉魏遗书钞》,清黄奭的《汉学堂丛书》等,使许多罕见的古籍得以流传至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首倡之功是世所公认的。 其二,该丛书校刻极佳,且其所依据的版本均为宋元旧版。史载武英殿修书处对校刻要求严谨,如有差错,严厉处罚,因此讹误较少。所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后人进行古籍整理的可靠版本。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又称“武英殿聚珍版书”或“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清乾隆时辑。共收书一百三十八种。大都从《永乐大典》里辑出的宋、元人著作,用武英殿特制木活字排版印刷,定名“聚珍版”。其后有闽、苏、浙、赣、粤等省纷纷据此雕刻翻印。《永乐大典》散失,故此书保存了不少古籍著作。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八种,二千八百九十一卷。清高宗敕辑。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清高宗弘历敕编此书,命金简 (详见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掌其事。武英殿为清宫殿名,凡官修各书均在此校刊装潢,“聚珍”二字则为高宗赐名,因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又称《武英殿聚珍版全书》。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收唐史徵 《周易口诀义》、宋陈经《尚书详解》、汉郑玄注《易纬》、宋王质《诗总闻》、宋李如圭 《仪礼集释》、汉戴德 《大戴礼记》、宋孙觉《春秋经解》、宋郑汝谐《论语意原》等三十二种;史部收宋吴仁杰 《两汉刊误补遗》、宋吴缜 《新唐书纠谬》、晋陆翙《邺中记》、清周煌《琉球国志略》、宋王溥《唐会要》、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二十九种;子部收晋傅玄 《傅子》、唐太宗李世民 《帝范》、宋项安世 《项氏家说》、汉班固《白虎通义》、汉王弼注 《老子道德经》、元刘祁 《归潜志》、宋杜道坚《文子缵义》等三十四种;集部收唐张说《张燕公集》、唐颜真卿《文忠集》、宋王禹偁《小畜集》、宋刘攽《彭城集》、宋韩元吉 《南涧甲乙稿》、金王寂 《拙轩集》、元仇远 《金渊集》、清彭元瑞 《万寿衢歌乐章》等四十三种。所收各书多辑自《永乐大典》,用特制木活字排印,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其后,东南各省都有翻印,以闽刻最为完备,世称 “福本”。因多年递次修补,内容亦多有不同,收书多少不等,原书本来面目已非。今存流行本主要有清乾隆中武英殿木活字排印本、清乾隆中浙江重刊本、清同治十三年 (1874)江西书局刊本、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福建刊道光同治递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增刊本、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广雅书局刊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