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汉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汉市Wuhanshi湖北省省会。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市区在长江与汉江汇合处,由隔江而立的武昌、汉口、汉阳3部分组成。总面积8467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627平方千米。总人口723.9万(1997),其中市区人口524.1万人。辖新洲、黄陂2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16.4℃,1月均温3~3.7℃,7月均温28.7~30℃。年均降水量1050~1200毫米。长江横贯市区中部。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坐落在该市。名胜古迹主要有黄鹤楼、宝通禅寺、古琴台、归元禅寺、晴川阁、洪山宝塔、无影塔、长寿观、莲溪寺、卓刀泉、陈友谅墓等。1934年武汉市举行了首次横渡长江活动。1956~1966年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12次。70年代后武汉每年都举行盛大的渡江活动,已举行29届。武汉市有各类体育场地4084个。为第4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足球、跳水、体操预选赛区之一。位于该市的大型体育设施有: 武汉市湖北省省会。历史名城。总面积8467km2,市区面积4727km2。2000年总人口749.1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41.14万;市区人口530.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61.2万。年平均气温17.5℃,1月均温6.5℃,7月28℃。年降水量1358.3mm。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06.84亿元,人均16108元。工业总产值904.4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9亿元。工业中冶金、机械、纺织是3大支柱产业。有耕地22万hm2。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130.55万t,水果11.14万t,肉类23.15万t,禽蛋13.6万t,水产品32万t。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铁路有京广、汉丹、武大(冶)等线在此连接,可通全国各地。水运已形成以长江、汉水为主体,连接中国中部江河湖泊的最大水运网。2000年铁路客运量2499万人次,货运量4921万t;公路客运量8418万人次,货运量7000万t。有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高院校30所,在校学生25.19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11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10km2。长江和汉水把武汉分为鼎足而立的3个部分,形成各具特色的职能分工:汉口以商贸为主,兼具轻纺、化工、机械工业;武昌以文教科技和旅游为主,兼具重工业;汉阳以旅游为主,兼具地方工业和机械工业。城市建成区面积210km2,市区道路面积1535万m2。公交营运车辆6018辆。年客运总数9.29亿人次。年供水总量9.92亿t。园林绿地面积5873hm2,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910hm2。旅游景点有黄鹤楼、辛亥革命旧址、归元寺、琴台、东湖风景区等。武汉市2003年总人口781.2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62.18亿元,工业总产值1334.49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1.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3.99亿元。高等院校48所,在校学生49.05万人。 武汉市 武汉市武汉别称“江城”,在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 由江水冲积而成的江汉平原上,100多处湖泊和众多山峦让这个城市四季分明,风景迷人, 自古以来人丁茂盛,市井繁华。武汉大体可分为“武汉三镇”,意指武昌、汉口、汉阳这三块被长江和汉江隔开的地方。其中,汉口是商业繁华之处,最热闹;武昌为文化区,大学集中城市规划发达。 ☚ 旅游城市/著名城镇 宜昌市 ☛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长江、汉水交汇处。市区地势平缓,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949年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并设市,为省会。面积1610平方公里,人口365万。是以钢铁工业为著称的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有重型机械、电子、内河船舶制造、石油化工、轻纺和食品等工业。武汉长江大桥连通南北,京广、汉丹、武大铁路交会,是中国中部水陆交通枢纽,有“九省通衢”之称。建有武昌起义,“八七会议”纪念馆、东湖、珞珈山、龟山、蛇山、黄鹤楼等为重要名胜。 武汉市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湖北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市区由武昌、汉阳、汉口三部分组成。武昌,辛亥革命首义于此;汉阳,清为汉阳府治,汉口发展于明代汉水改道后,著名的商业都会。1861年辟为通商口岸后,一度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出口贸易门户。新中国成立时,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合并设武汉市,长江大桥和江汉桥建成,更将三镇连成一体。总面积8467.11平方公里,人口近700万,市区面积1954.62平方公里,人口408万。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全市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东西湖、汉南、蔡甸10区和新洲、黄陂、武昌3县,武汉襟江带水,经济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铁路接南连北,京广线纵贯,并与汉丹(江)、武大(黄石大冶)线交汇,京九线在境内通过。公路已形成4条国道、15条省道和7条主要出口公路纵横交织的主骨架网络;90年代新建的长江公路桥,使城区构成环形交通线。民用航空已开通30多条空中航线,邮电通讯网络先进,京汉粤同轴电缆系统和宁汉光缆通讯干线在这里汇合;拥有89公里江岸线和武汉港,为长江中游最大的江海联运港;阳逻深水港正兴建集装箱转运中心和出口加工型开发区;青山外贸港已对外轮开放,成为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交汇的枢纽,内陆经济与国际经济连接的桥梁。在全国经济布局由东向西推进总趋势中,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促进物资、科技、信息、商贸、金融全面发展的战略地位。经多年建设,武汉已成为以钢铁、机械、纺织、汽车为支柱,造船、轻工、电子、建材、食品、造纸等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由于地处中国腹心,武汉又是东西南北物资集散地、长江中游最大的商贸中心。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生长出光纤通讯、激光技术、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中法合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为主体,将成为中国桥车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武汉教育事业发达,人才资源潜力大,拥有高等院校35所,科研开发机构120多个,自然科学及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各20万人。武汉又是长江流域文化发祥地之一,具有楚文化特色,又是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汉口江岸是著名的“二七”工人运动策源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有东湖、磨山楚城、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晴川阁等;革命纪念地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八七”会议会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等。21世纪武汉将成为中部地区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性都市。 ☚ 楚雄市 黄石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