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昌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昌会议 武昌会议指1958年11月21日至2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武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部分政治局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主要议题是总结1958年的工作,着重讨论人民公社和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会议既是继续贯彻第一次郑州会议精神,进一步解决高指标和公社化运动中的问题,也是为八届六中全会作准备。会议首先传达了第一次郑州会议精神,随后,毛泽东就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讲话。会议讨论了毛泽东的讲话,对纠正工作中的急躁冒进问题,起了一定作用,初步调整了过高的指标。会议的正确方面主要是:(1)反对高指标、反对浮夸,反对作假,提倡科学,要“压缩空气”。毛泽东在讲话中说,人是要吃饭的,这是科学,不能废除。人是要睡觉的,这也是科学。破除了这两条,就要死人。自然界有个抵抗力,这是一条科学,你不承认它,它就要把你整伤砸死。破除迷信以来,有一小部分破得过分了,把科学真理也破了,这是不能破的。凡迷信一定要破除,凡真理,凡科学一定要保护。现在横竖要放“卫星”,争名誉,管他作假不作假,没那么多东西,就要作假。有一个社,自己有100条猪,为了应付参观,借200条大猪,看后送回。有100条就是100条,没有就没有,搞假干什么?要老老实实,不要作假。如扫盲,说什么半年、一年扫光,两年扫光我就不太相信,第二个五年计划扫除了就不错。还有绿化,年年化,年年没有化,越化越见不到树。现在的严重问题,不仅是下面作假,而且是我们相信。从中央、省、地到县都相信,主要是前三级相信,这就危险了。他特别强调是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把作假问题专写一条,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反复强调要“压缩空气”,要把高指标降下来。毛泽东说,1959年钢的指标,究竟多少为好?北戴河会议定为2 700万吨至3 000万吨,那是建议性的,这次要决定。钢2 700万吨,我赞成;3 000万吨,我也赞成,更多也好,问题是办得到办不到,有没有根据?去年535万吨,都是好钢,今年翻一番,1 070万吨,是冒险的计划。结果6 000万人上阵,别的都让路,搞得很紧张。他提出了1959年钢的生产第一本帐1 800万吨和第二本帐2 200万吨的新指标。要求以此为例,各部门的指标,都要相应地减下来。他说,过去想,明年3 000万吨,后年6 000万吨,1961年至1962年达到8 000万吨到1亿吨。现在回头想,假若明年只搞1 800万吨,后年3 000万吨,那就很好。把盘子放低一些,很有必要。他强调,经济工作要越搞越细密,越深入,越实际,越科学。绝不能搞浮夸,弄虚作假。会议初步确定,把1959年的钢产量从1958年北戴河会议拟定的2 700万吨至3 000万吨,压低为1 800万吨至2 000万吨,并要求今后进一步核实。(2)提出整顿人民公社。毛泽东和党中央对某些地区农民已出现的浮肿病十分重视。强调要教育干部,不能只顾生产,忘了生活。生产任务不能超过群众负担的可能性。关于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问题,毛泽东说,北戴河会议关于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文件有个缺点,就是年限快了一点,是受河南的影响,我以为北方少者三、四年,南方多者五、六年可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我有点恐慌,怕犯什么冒险主义错误。照有的人的意思趁穷之势过渡,认为趁穷过渡可能有利,不然就难过渡。看来过渡还是时间长点好。(3)提出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问题。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要不要商品?商品的范围包括哪些?都值得研究。他认为把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这种观点比较符合实际。他说,归根结底,生产资料是为了制造生活资料。一个时期仿佛认为商品越少越好,时间越短越好,甚至两三年就不要,这是有问题的,他认为商品时期搞久一点好。但是会议没有降低农业指标,并讨论批准了《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人民公社的主要情况、问题和意见》的报告,报告建议“1959年的粮食产量计划公布数字可以订为10 500亿斤”。由于没有正视“大跃进”以来的“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关于建成社会主义标准问题,关于过渡到共产主义问题,关于消灭阶级问题以及关于经济工作、人民公社整顿等方面反映了“左”的观点。 ☚ 郑州会议 庐山会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