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贡举补官差注格法宋代淳熙年间,兵部拟定的关于武举出身并愿从军人的除官条例。规定:第一名堪充兵将官,愿从军人补秉义郎,差充三衙并江上诸军同正将,依正额人支破请给,到军及五年无遗阙,愿离军者除诸军计议官,任满入诸路正将。第二、三名堪充兵将官,愿从军人补保义郎,差充三衙并江上诸军同副将,从正额人支破请给,到军及五年无遗阙与转忠翊郎。第四名、第五名并省试第一名堪充兵将官,愿从军依旧法补官,差充三衙并江上诸军同准备将,依正额人支破请给,到军及七年无遗阙、愿离军者差充三衙并江上诸军准备差遣、任满入诸军安抚司准备将领。第六名以下堪充兵将官,愿从军人,依旧法补官,差充三衙并江上诸军准备差遣,任满入诸州兵马监押。以上为武举绝伦并从军法。至于不愿从军,或虽愿从军、但人材不应选入,则照乾道八年(1172年)条制施行:第一、二名授保义郎,承节郎等阶官,差往沿江巡检、驻泊、捉贼等差遣。 武举贡举补官差注格法宋代淳熙年间,兵部拟定的关于武举出身并愿从军人的除官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