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罡踏斗》道教祭礼仪典研究著作。张泽洪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为王家祐、谭洛非主编的 《中华道学文化系列》 中一种。全书共5章、15万字,详细叙述了道教特有的宗教仪式斋醮。第一章叙述这一仪式的产生、形成、完善和历代的不同,第二章介绍了宫观仪范、修道仪范和授篆传戒的内容,第三章记录醮坛规制、科仪和音乐词章,第四章具体介绍斋醮仪式的各个阶段和用于不同场合的斋醮,第五章精选当代所举行的斋醮活动,如开光大典、罗天大醮等予以介绍。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斋醮活动的著作。 步罡踏斗bùgāng-tàdǒu罡:北斗七星柄部的最末一星。斗:北斗星。道教施法最重要的步伐形式,步行转折犹如北斗星象位置。表示对北斗七星的畏惧、崇敬,模拟它以期产生神秘效应,指示行为取舍。 步罡踏斗bù ɡānɡ tà dǒu古代道士的迷信活动。道士在设坛祭神时,其行走步伐转折,犹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罡: 北斗七星之柄。斗: 北斗星。也作“步斗踏罡”。 步罡踏斗bùgāng-tàdǒu〔并列〕 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道士像拜星宿、召请神灵的动作之一。其步行转折,踏在罡星斗宿之上。《三国演义》103回:“(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 △ 多用于道士做法术方面。 也作“步斗踏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