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铠甲武士俑
秦代陶俑。1977年在秦始皇陵三号兵马俑坑出土。共64件,分布在该陶俑坑第一、三单元。身高1.75~1.90米。武士俑有的身穿短褐, 上披黑色铠甲, 腿扎行滕 (裹腿),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有的则身穿短褐、披甲、腿缚絮衣,足登单梁长靴。有的装束不明。所有武士俑均昂首挺胸,排列有序,威然伫立。手势各异:有的左臂自然下垂,微向前曲,手作按剑状;有的右臂前曲,双手半握拳,拳心向上, 作持长兵器状; 有的双臂前曲,双手半握拳,拳心向上,持物不明;有的左臂下垂,微向前曲,姆指翘起,半握拳,拳心向前,持物不明。有的专家根据这些兵俑的排列特点, 认为这些武士俑不是战斗队形的编组, 而是警卫的行列;依其手势的不同,说明这些武士俑应为该组武俑的领队; 按其装束分析,有的为轻装备,有的为重装备,轻装利于远足,重装利于远距离博战, 二者兼备, 增强了部队的战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