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正月十五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唐诗篇名。五律。苏味道作。见《全唐诗》卷六五。诗题一作《上元》。唐刘肃《大唐新话》载:元宵之夜,“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车门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令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此篇即为作者记长安贵族及市民元宵夜游之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语言华美,摹写生动,将元宵之夜金吾不禁,狂欢喧闹景象活现笔端。元方回评云:“古今元宵诗,五言之妙,少有出此者。”(高棅《唐诗品汇》卷五六引)诗中“火树银花合”一联,描写花灯错落,竞相争辉,比喻新巧,于镂金错采中韵致流溢,为历来传诵之名句,对后世元宵诗词颇有影响。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野望 ☛

《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释】 ①秾李:秾艳的桃李,形容妇女容貌服饰的美丽。②落梅:即《梅花落》,乐府曲辞名。③金吾: 京城中的禁卫军。④玉漏: 古代计时的漏壶。

【诗大意】 像火红的树,像明艳的花,一望不尽的花灯闪烁环合; 一串串明灯点缀着城河上的桥梁,桥梁宛若由繁星构成,城门上的铁锁一齐打开。香车宝马过去了,扬起一片看不见的尘土;明月当头,相伴人们走来。游游逛逛的歌妓们都盛妆浓抹,艳如桃李; 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畅意开怀。在这一年一度取消宵禁的元宵之夜;铜壶玉漏啊,且莫指示夜尽的时刻把人相催。

【赏析】 唐朝自 “贞观之治” 到 “开元全盛”期间,社会经济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首都长安更是物质文化繁荣的中心。每年元宵之夜,城里都要举行灯会。届时,朝廷取消平日的宵禁令,合城官吏市民齐出赏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歌吹沸天,欢声如潮,喜庆的气氛为一年之最。这种风俗活动自然适应了上层统治阶级点缀升平的需要。这首诗所描绘的元宵之夜的景象,可说是上述情况的一个投影。

诗的前两句,写大放花灯的景观。“火树银花合”,是说俯瞰环城到处是灯光闪烁。“火树银花”,形容花灯的交织错落,灯光的闪烁辉映,璀璨明丽,如花树一样,仿佛融汇着一片盎然的春意。不难想见,这种由灯光构成的“花树”交辉的景致,较之自然界真正的花树更为神奇。“合”,是周合的意思。下一“合”字,扩大了视野,增加了立体感,更见出花灯的繁盛。“星桥铁锁开”,写城河的灯景和城门的情况。“星桥”,指城河上的桥。著一“星”字,是因为桥上装点着无数的明灯,照得城河如同天上的星河;灯光闪烁的桥浮在“星河”上面,自然也就成了“星桥”。这一景观凭空增添了奇幻的色彩。“铁锁开”,是说毗邻城河的城门上的铁锁统统打开了。这个“开”字,与上句“合”字相对,字面意义相反,而内在因果关系十分密切。正因为花灯繁盛壮观,所以赏灯的人才格外多,城门的开,是为了任人通行。这又巧妙自然地过渡到下面四句写游人观灯的欢乐场面,同时与后面“金吾不禁夜”遥相照应。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暗尘”是写马蹄行走扬起的尘土,因为人多,又是夜间,这尘土不易看清,所以叫“暗尘”。这是写乘车骑马的赏灯人。“明月逐人”,一方面交待出这是个月白风清的夜晚,一方面也写出因为是十五夜,明月正圆,人们不论走到哪里,头上都有这轮圆月相照的情景。“逐”字,是相跟相伴之意,饱含着感情色彩。古时有句谚语叫作“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今宵观赏花灯而有“明月逐人”,明月确似有知,为灯会添彩,为游人助兴了。接下去二句于游人中单单拈出歌妓,写她们盛妆浓抹,花枝招展,艳如桃李,一边行走在灯前月下,一边唱着《梅花落》的曲调。初唐时代,长安城里王侯贵戚之家养歌舞妓之风很盛,平时主人出游,她们也随从着,今宵她们的出现,可见赏灯之人遍及各个阶层。

最后两句,揭示人们流连不愿归返的心理。唯其是“金吾不禁夜”,更显得这良宵佳节的可贵。人们多么希望这美好的夜晚不要匆匆过去,“玉漏莫相催”,言有尽而意未穷。全诗在这里戛然而止,余韵不尽。


山水名胜诗之《正月十五夜》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 可可诗词网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①,星桥铁锁开②。
 暗尘随马去③,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④,行歌尽落梅⑤。
 金吾不禁夜⑥,玉漏莫相催⑦。


 【题解】
 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载,每年正月十五,长安城都要大放三日灯火,夜不禁戒,游人如潮。多有唐诗写长安正月十五夜,此诗镂金错彩而韵致流溢,可称为同类诗的压卷之作。
 【作者】
 苏味道(648-705),唐代诗人。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弱冠举进士,历咸阳尉、吏部员外郎、考功郎中,延载元年(694)凤阁鸾台平章事,翌年贬为集州刺史,俄召为天官侍郎,复以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长安四年(704)贬坊州刺史,进益州长吏。少与乡人李峤以文辞齐名,又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有集散佚,《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注释】
 ①此句写灯火之盛。火树银花,写灯火之状。合,谓四望如一。②星桥:指城边河上的桥,因节日点缀着无数灯火,故言。铁锁开:往日一到晚间,城门落锁禁行,今逢节日,破例夜晚亦开锁通行。崔液《上元夜》: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③暗尘:指游人车马荡起的灰尘。④秾李:《诗经·何彼秾矣》:“何彼秾矣,花如桃李。”用桃花和李花的秾艳,比喻女子容颜服饰之美。秾,华美、艳盛。⑤此句谓花枝招展的游妓一边走着,一边唱着《梅花落》的曲调。落梅:古曲调名,即汉乐府《横吹曲》里的《梅花落》。⑥金吾:即执金吾,官名,汉武帝时始设,统领京师禁军。唐置左右金吾卫,负责京城安全。⑦玉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玉”形容其精致华美。

古代名诗《正月十五夜》题解、原文、注释和赏读 - 可可诗词网

正月十五夜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景象的诗。据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驰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
 
原文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释
 ①火树银花:均指花灯。合:融汇成一片。星桥:护城河上的桥缀满花灯,望之若繁星点点,故称。铁锁:各城门的锁。 ②暗尘:夜里车马扬起的尘土。 ③秾李:繁艳的服饰,亦指人美。落梅:古曲调《梅花落》。 ④金吾:京城禁卫军。玉漏句:言希望时间不要过得快。玉漏,古代滴水计时仪器漏壶的美称。
 赏读
 诗的前二句运用想象之笔,极写节日灯花。“火树银花”、“银桥”都写灯火,“合”字传神地把灿烂灯火连在一起。“桥”本指护城河上的桥,但因节日里被无数明灯点缀,灯影照耀,护城河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称星桥。“开”字是写因节日城门大开。这二句写出了元宵之夜的长安城里花灯大放,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光辉的景象。夜景非常奇丽,而且到处任人通行,城门开了铁锁,京师夜不戒严,可以想象京郊乡民蜂拥入城的情景。前两句诗既写出节日的壮采,又自然引出下面四句对节日风光的具体描写。看灯的人山人海,豪门贵族们的车马杂沓。“暗尘”句,既写车马人之多,又用拟人手法写月光流转,月随人行前来观赏灯景,为诗歌增添了迷离的韵味。“游妓”句写在灯影月光映照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歌妓们一边走,一边唱着《梅花落》,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歌女姿色的妩媚,服饰的艳丽,表现出元宵节繁华欢乐的景象。诗的最后两句写人们“欢娱苦夜短”的心情,人们希望元宵之夜不要匆匆过去,更反衬出正月十五夜的美丽迷人。诗歌用这种心理描绘结束全篇,达到言尽即意不尽的效果。
 这首诗镂金错采,设色浓艳,有齐梁之风,但也气象宽远,虚实相生,韵外情致,颇有盛唐诗的意境。
 


《正月十五夜》作者、注释和解题 - 唐诗经典 - 可可诗词网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作者小传】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弱冠登进士第。累转咸阳尉。裴行俭征突厥时,奏为掌书记。曾为集州刺史、天官侍郎。两度为相,处事模棱两可,人称“模棱手”。神龙初(705),因谄附张易之兄弟,贬眉州刺史,卒于任。两《唐书》有传。少时与李峤俱以文辞知名,称“苏李”。又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其诗以写景咏物居多,长于五律,然成就不及沈、宋,今存诗一卷。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题一作《上元》。诗中描写正月十五元宵节京城的夜景,灯火辉煌,人情欢乐。刘肃《大唐新语· 文章》称:“神龙时,元宵节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及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络绎不绝。文士赋诗纪其事,作者数百人,惟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为绝唱。”其实,郭、崔二诗远逊于苏味道此诗。全诗八句皆对,辞藻华丽。首联比喻新颖,形象鲜明,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注释】
 ①二句形容绚丽灿烂的灯光烟火如火树银花合围,行人潮涌在城河桥上如天桥打开了铁锁。②游伎:参加灯会演出的歌舞伎。秾李:秾艳,形容姿色服饰之美。③行歌:边行边歌。落梅:古乐曲名,即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歌曲。④金吾:官名,掌管京城戒备防务。不禁夜:唐代京城街上有金吾巡夜,禁止人们夜行,唯正月十五夜开放夜禁,故称。⑤此句形容人们切盼计时器漏壶滴水慢些,可多一些时间尽欢。玉漏:用玉装饰的古代计时仪器。

《正月十五夜》zheng yue shi wu ye

Night of the Fifteenth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苏味道 (Su Weidao)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