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正宫·醉太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正宫·醉太平》

《正宫·醉太平》

钟嗣成

失题

风流贫最好,村俗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注释】 ①风流: 指不拘礼法,突破流俗。②村俗: 粗俗。③黄麻罩: 用麻布缝的短褂,叫花子穿的。④皂环绦 (tao涛): 灰黑色绦带。⑤穷风月: 穷风流,穷开心。训导: 旧时学官。

【赏析】 这首小令表现了一个落魄文人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他这种任之由之的放浪和自嘲,实际上是在排遣内心的苦闷。在苦涩的调侃背后是无声的愤怒。

“风流贫最好,村俗富难交。”人贫穷而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牵挂,日子过得最舒畅。粗俗愚蠢的富者为富不仁最难交往。这是自我嘲讽,也是对世俗的愤慨。

接着作者以幽默的口吻道出了“风流贫最好”的生活。住的是旧砖窑。旧砖窑既作课堂又作卧室,显得十分寒伧。元代知识分子地位在娼妓之下,乞丐之上,所以这位“训导”也就只能自诩为叫花子头,他的学生自然都是乞儿了。“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这所学校也就成了乞丐学校。再用三个排比句画出了这位学官的装束:一顶乌纱帽是半新不旧的;身上是一件半长不短的黄麻罩乞丐服; 系的腰带是半连不断的。全身衣帽总的是:破烂,不合体,不伦不类,滑稽可笑。这一身打扮只能让人看作是一个乞丐,相反,最后一句点出这还是一个 “穷风月训导”。寒酸的形象与高尚的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作者蕴含笔端的感情中,从“风流贫最好,村俗富难交”的爱憎中,从“作一个穷风月训导”的自白中,人们感到这是一个风流蕴藉、刚正不阿的知识分子,但从他从业的环境和穿戴看是一个道地的乞丐,这种强烈的不协调感就更激起人们对穷儒境遇的同情。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本来生活不应当这样悲惨,地位不应当处于娼妓之下的。对于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本应该正面批判。这首小令却用了自我欣赏的口气加以肯定,对牛马不如的生活似乎很满意,觉得穷得快活。这就形成了辛辣的讽刺。这是这首小令最深层的艺术表现。


《正宫·醉太平》原文和赏析 - 元曲精品 - 可可诗词网

正宫·醉太平

 

无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这首散曲原载《辍耕录》,或题作《讥奸佞专权》。从作品内容看写于元末顺帝妥欢帖木儿时期。
元帝国开疆掠土,大兴侵略之师,是横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故称“堂堂大元”。这样一个大帝国却被奸佞用事,权臣操纵。“开河变钞祸根源。”作者认为导致元帝国战乱衰败的直接原因是开浚黄河、变更钞法两件事。顺帝至正四年(1344)五六月间,连日暴雨,黄河崩堤,两岸十多个郡县受灾,民众流离失所。至正十一年四月,宰相脱脱召群臣廷议治河,偏听漕运使贾鲁之见,怒斥工部尚书成遵的正确建议,并贬谪其官;命贾鲁为总治河防使,组织20多万人筑堤浚淤,治理黄河。但因官吏乘机搜刮,人民再次受灾。同年,宰相脱脱变更钞法,铸至正通钱,与宝钞并用,引起物价猛涨。河南北有童谣日:“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贾鲁治河,果于黄陵冈掘得一只眼石人。这些都可能是农民起义军有意安排的。“惹红巾万千”,指元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至正十一年五月颍川刘福通起义,以红巾为号;同时栾城白莲会首领韩山童、韩林儿父子起义。八月,萧县李二、老彭、赵君用起义,罗田、徐寿辉起义。至正十三年,泰州张士诚起义。至正十五年六月,濠人朱元璋起义。至此,农民起义形成燎原烈火,元帝国土崩瓦解。
接着,再概述元帝国种种腐败现象:官吏滥刑枉法,人民怨声载道,天灾、兵灾不断,民不聊生,出现了人吃人的惨事,钱钞贬值,争相用旧钞倒买新钞;有的人绿林出身,投靠官府做了官;有的名为官实是更凶残的强盗。综此诸种,遭殃的终归是老百姓。所以作者慨叹说: “哀哉可怜!”


这首散曲以通俗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元帝国末朝奸佞专权、政治腐败,天灾兵灾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是很好的历史见证。

《正宫·醉太平》原文和赏析 - 元曲精品 - 可可诗词网

正宫·醉太平

 

张可久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

这是一首感叹世风的小令。作者以激愤的情绪、尖锐的笔触,讽刺了世俗追求金钱利禄、道德沦丧等丑恶现象,针砭了元代社会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黑暗现实。小令中运用了“水晶环” (比喻清白聪明的人)、“面糊盆”(比喻名利场)、“盛钱囤”、“迷魂阵” (坑害人的地方,这里指妓院)、“睡馄饨” (“馄饨”,即“混沌”,愚昧无知)等方言俗语,比喻形象贴切,寓意深刻,表达痛快淋漓,增强了讽刺的效果,是思想性、艺术性都很突出的优秀曲作。

《正宫·醉太平》原文和赏析 - 元曲精品 - 可可诗词网

正宫·醉太平

 

阿里耀卿


寒生玉壶,香烬金炉,晚来庭院景消疏。闲愁万缕,胡蝶归梦迷溪路,子规叫月啼芳树。玉人垂泪滴珍珠,似梨花暮雨。

这是一篇闺怨相思之作。
“寒生玉壶”,“玉壶”即宫漏,是计时之器; “香烬金炉”化用了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词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寒气渐浓,金炉里的香也已燃尽。这个起头写得十分含蓄,没有直接写时间,而是通过写感觉“寒生”与视觉“香烬”,让读者体会到时间的流逝,从中说明主人公枯坐已久,为下篇表现女子内心的冲突张本。
第三句“晚来庭院景消疏”交代时间,点出了“寒生玉壶”的原因,其时应是秋末的夜晚,所以花木寥落,寒气袭人。那么,她愁的究竟是什么? “胡蝶归梦迷溪路”一句道出隐衷。原来女子在思念着远方的丈夫,她设想丈夫在梦中化为蝴蝶,要飞回来与她相见,可是却迷失在曲曲折折的山林溪水之间了。这是借写丈夫的归梦难成,来诉说她与丈夫的离别之苦与相见之难。山长水阔,丈夫归梦不成,而她更是通宵难寐,耳畔惟闻“子规叫月啼芳树”。听着杜鹃鸟唤着行人“不如归去”,而行人却欲归不能,这情景何等凄凉!这是从女子的角度出发,为丈夫对面设想之词,明写其夫,实指女子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最后两句归结到女主人公身上,直接写她的愁苦状。“玉人垂泪滴珍珠,似梨花暮雨。” “玉人”即美女,比喻其貌美如玉。她想念丈夫之情不能已,更悲伤于不能与他相见于梦中,不禁潸然泪下。“滴珍珠”比喻玉人的眼泪像珍珠那样晶莹,“似梨花暮雨”比喻女子流泪犹如一枝暮色朦胧中带着雨珠的梨花。
这首小令写得婉约而优雅,比喻贴切清新。句句押韵,先平后仄,愈转愈深,越发写出女子内心的凄苦。通篇从女子的感觉、视觉、听觉来状物抒情,而又不落痕迹,读来有余味不尽之感。

《正宫·醉太平》原文和赏析 - 元曲精品 - 可可诗词网

正宫·醉太平

 

程景初


恨绵绵深宫怨女,情默默梦断羊车。冷清清长门寂寞长青芜,日迟迟春风院宇。泪漫漫介破琅玕玉,闷淹淹散心出户闲凝伫。昏惨惨晚烟妆点雪模糊,淅零零洒梨花暮雨。

该曲内容是写一个深宫女子的哀怨与自怜,基调凄怆悲凉。
全篇共八句,分前后两层。第一层包括前两句,“恨绵绵深宫怨女”是叙述这个深宫女子恨深怨重,绵绵连连无有尽期。那么她到底恨什么、怨什么呢? “情默默梦断羊车”之句告识我们:她在盼望君王能恢复对自己的宠爱;然而使她失望的是,连梦中也再没看见车驾到来。“情默默”,是充满失意之情的样子; “羊车”,本指古代宫中用车,或用人牵引,或用羊驾拉,在这里是借用了汉武帝的一桩旧事:武帝有很多宠妃,他每天都不知自己该到哪个妃子宫里去才好,于是,他就常常乘坐羊车,在宫院里任意而行,由羊在哪个宫门前停止不前来决定。因此,当时各宫的嫔妃常取竹叶插于宫门,用盐汁洒浇宫门前的地面以吸引为武帝拉车的羊。作者有意用“羊车”的典故,目的在点明这个女子的身份是个失宠的妃子;她失去了君王的宠幸,长年幽居深宫,当然是此恨绵绵无尽时。
以下六句,是第二层意思,通过写景以抒发幽怨之情: “冷清清”两句,理解时可以颠倒一下句子的顺序,大意是说,正是春日和舒、春风徐徐的时候,深宫里却没有半点春的气息,到处是一片冷落凄凉,没有欢声笑语,只有满地无人修整的青草。“长门”用汉武帝陈皇后故事,这里的“长门”应泛指失宠后的嫔妃所居之处,当然也包含着幽居时的怨和恨。“泪漫漫介破琅玕玉”之句,是说泪滴可以穿石破玉。“泪漫漫”形容眼泪常流,像断了线的珍珠。“介”字在这里作断裂讲,是从“隔绝”这个意思引申而出的;“琅玕”,美石也,亦指火齐珠,玉中之极坚硬者。说深宫怨女的眼泪能把美玉滴穿。“闷淹淹散心出户闲凝伫”是说:为消散排遣久滞的烦闷,走出房门凝目远望,进入她眼帘的是什么景色呢? “昏惨惨晚烟妆点雪模糊,淅零零洒梨花暮雨”两句为我们绘出了这样一幅图画:在暮雨晚烟的笼罩下,飒飒轻风无情地扑打着离枝的梨花,天上地下到处迷离模糊。这景象更让人凄惨悲苦!


《正宫·醉太平》原文和赏析 - 元曲精品 - 可可诗词网

正宫·醉太平

 

曾瑞


相邀士夫,笑引奚奴,涌金门外过西湖,写新诗吊古。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沽醽绿,孤山山下醉林逋,洒梨花暮雨。

本曲写凭吊西湖古迹的闲情。他仰慕东坡的诗酒自娱,便堤上寻芳树:他欣赏断桥边许仙的故事,便寄托自己有花有酒的心愿;他更赞赏林和靖的归隐,欲步其后尘,于是移情暮雨,比作梨花春酒自醉。奚奴,本指女奴,后通称男女奴仆。涌金门,原是杭州南面城门,宋元时十分繁华。苏堤,西湖之景,相传为苏东坡守杭州时所筑,现仍为西湖胜景之一。断桥,在西湖北面白堤的东端,是《白蛇传》故事发生的地方。醽(ling)绿,醇酒名。孤山,在西湖中,是著名的风景区。林逋:字君复,谥和靖先生,北宋诗人,隐居孤山北麓。他在山下种梅养鹤,终身不仕不娶,有“梅妻鹤子”的美称。今存其墓。梨花,这里借代春酒。唐时杭州人酿酒,要趁梨花开时,酒名梨花春。本曲联想翩翩,风格潇洒,在归隐诗中别具一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