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体类要伤科著作。明薛己撰。二卷。已另有《内科摘要》已著录。薛氏承家学,结合其治验撰成此书。约二万字。刊于嘉靖八年(1529)。上卷记有正骨主治大法十九条,并载扑伤、坠跌、金伤以及汤火伤医案六十五则。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薛氏善取前贤治疗经验,不拘泥于成方、成法,对骨伤科治疗有其独到见解。在诊断上强调脉证合参,辨证之虚实;在治疗上则主张内外兼治,强调以调补气血,滋养肝肾为主,行气活血为次。论述简要,切于实用。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中国医学大成》评其书曰:“明薛氏作正骨科,清《金鉴》作正骨科,即今之所谓伤骨是也。明时不设专科,故无专书,有之自薛氏始。”《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即以本书为蓝本编辑而成。有明刻本(顾凌霄校),《薛氏医案》本。 正体类要骨伤科专著。2卷。薛己撰。刊于1529年。上卷首载正体主治大法凡19条,次载作者对仆伤、坠跌、金伤及汤火伤三类病的医案共64种病证。每证1~3例不等;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解放后有排印本。 正体类要书名。明·薛己(立斋,新甫)著。2卷。刊于1529年。书中有正骨手法19条,对伤科治疗、方药、手法、用具等,论述较详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以此为蓝本写成,可见其在明清两代的影响之广。今有排印本问世。 正体类要zhèngtǐlèiyào正骨专书。2 卷。明·薛己撰。刊于1529 年。书中记述了整骨的基本手法19 条, 扑伤、坠跌、金伤与汤火伤三类病的医案, 以及伤科方剂等, 论述精要, 内容比较切于实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以此为主要参考资料。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正体类要 《正体类要》《正体类要》系伤科专著。2卷。明·薛己撰。刊于1529年(嘉靖8年)。上卷载有正体主治大法,包括扑伤治验、坠跌金疮治验、汤火伤治验等,并在每种病证论述之后均附有临症医案。下卷收载内、外治疗方药70首。本书以论述一般性软组织损伤的症治经验为主,故不论在症候的诊断或疗法上,都与其它伤科专书有显著不同。本书不侧重外治手法的治疗,而是以内治法为主要治疗手段。故本书采用大方脉形式,强调辨症论治、理法方药在伤科中的正确应用,其总的治则是以补气血为主,行气活血为辅,对后世伤科内治法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的某些治则,在一定程度上受本书治疗思想的影响。今流传者有《薛氏医案》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57年上海有排印本出版。 ☚ 外科枢要 外科理例 ☛ 00013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