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用于捆扎肢体控制其出血的带状物。常用的有橡皮带、橡皮管、布带等物。多在战伤、意外事故时急救用。结扎时应用毛巾、衣物等衬包于肢体上,然后再结扎止血带,防止损伤肢体。松紧应适度,定期观察远端肢体,并定期松解以免因长期缺血引起肢体坏死。
止血带
止血带又可称压脉器,是控制血液循环的用具,式样较多。一部分止血带或压脉器,是在手术中直接套在动、静脉上以控制血流。通常所称的止血带,是套缚在肢体上间接压迫血管,以阻止远侧的伤口出血。常用的肢体外止血带如:Esmarch止血带(驱血止血带) 为一扁宽的胶皮带,先将肢体远侧的血液驱向近侧,然后在近侧阻断血管。气囊止血带为一窄长的胶皮囊,围绕肢体后充气加压,能阻断远侧血流。Samway止血带为一胶皮管,其一端有锚形金属扣,止血带缚紧肢体后,将其另一游离端扣压在锚扣上便于固定。止血带还可用普通的强韧的胶皮管代替。在急救现场有时找不到止血带,也可用三角巾、绷带或其他布类织物代替,但勿用电线、铁丝之类。
止血带是制止肢体大出血的简捷有效方法,但因为完全阻断了肢体远侧的血循环,可能增加组织坏死和继发感染的机会。在放松止血带后,有时由于多量血液流入扩张的血管床内,使全身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可导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止血带休克)。若处理不及时,又有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这些并发症在使用下肢高位止血带后尤须警惕。因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限于其他止血法不适宜或无效时使用。并须注意下列各点:
❶止血带应缚扎在距离伤口近的近心侧,不可直接接触伤口。前臂和小腿有两根骨,止血带对动脉压不紧,效果不佳,如有大出血,止血带应缚扎在上臂或大腿的下1/3部。
❷管条形的止血带不应直接与皮肤接触。可利用衣服、三角巾或毛巾等包绕衬垫局部,并拉平皱褶,再扎上止血带。
❸缚扎或加压时避免过松或过紧。过松时仅能阻断静脉而不能阻断动脉,反而使出血增多;过紧时则易损伤神经和引起受压组织损伤坏死。
❹应记录阻断血流时间,伤员如须转运者尤应注意。阻断血流一般不应超过一小时。需要延长时间者每隔一小时要松止血带一次,以暂时恢复血运。松开止血带之前抬高伤肢,用手指压迫伤口局部或其近端动脉干,将止血带放松数秒钟之后,在另一稍高平面缚扎。如伤口过大或已丢失大量血液,则不可轻易将止血带放松。肢体已毁损,截肢已不可避免,自然也不必用松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