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墟
壮族人民的传统的大型群众性文娱活动。又名“歌圩”。举行歌墟是由古代打醮、祭神时唱山歌祈祷丰收幸福的活动演化而来的,历史十分久远。因为参加者数百至数千人,每次一天数天不等,犹如唱歌的集市,故名“歌墟”。各地举行歌墟的日期不固定,多在农闲和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中,在比较固定的宽阔的山林坡地上举行。主要内容是唱山歌。人们身着盛装,从各地汇集而来,山歌的种类有 “初交歌”、“迎客歌”、“求歌”、“请歌”、“盘歌”等等,自编自唱,歌才敏捷,内容广泛,无所不包。活动期间,还有抛绣球、放球、还球、抢花炮,舞龙、舞狮等活动,场面极为盛大、热烈,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项重要习俗,也是男女青年选择佳偶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