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歃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歃血 歃(sha霎)血古时会盟,双方口含牲畜之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守誓言,称为歃血。 ☚ 皇天后土 汜水关 ☛ 歃血shàxuè古代盟会时,为表示诚意,在嘴唇涂上牲畜的血。 歃血shàxuè〈动〉古代会盟时,把牲畜的血涂抹在嘴唇上,以表示诚意:歃血为盟。 歃血会盟时饮或含牲血以示诚信。一说,以指蘸血,涂于口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王当~而定从。”(从zòng: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 仪式 仪式仪(仪适;奠~) 节文 科范 另见:结婚 祭礼 举行 典礼 礼仪 隆重 礼节 庆祝 ☚ 仪式 宗教仪式 ☛ 表示诚意 表示诚意示诚 抚臆 效诚 效实 ☚ 表示爱情 表示意见 ☛ 歃血shà xuè会盟之时,双方口含牲畜之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史记·平原君虞卿传》:“遂(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而定从。’”也作“啑血”。《史记·吕太后本纪》:“始与高帝~~盟。”又作“唼血”。《汉书·王陵传》:“始与高帝~~而盟。” 歃血 歃血古代以血盟会的一种仪式。盟会中天子用牛、马血,诸侯用犬血,大夫用鸡血。歃血的记载在春秋战国史料中颇多。如:《孟子·告子》:“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 《榖梁传·庄公二十七年》: “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左传·隐公七年》:“歃如忘。”疏:“歃谓口含血也。”玉筠《说文句读》引字书: “歃谓以口微吸之。”《淮南子·齐俗》:“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 ☚ 祝号 告朔 ☛ 歃血shà xuè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即杀牲歠血,或以血涂于口旁。《素问·三部九候论》:“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