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欧阳修苏轼辞赋之比较研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欧阳修苏轼辞赋之比较研究 欧阳修苏轼辞赋之比较研究辞赋研究专著。今人陈韵竹著。全书共7章,第一章绪论,第二、三章分析评价欧阳修辞赋,第四、五章分析评价苏轼辞赋,第六章为欧、苏辞赋的综合比较,第七章为结论。作者在绪论中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与方法。二、三章先对欧阳修22篇辞赋作简要解题,再分四节对其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四、五章则是对苏轼三十多篇作品所进行的细致入微的评价。最有意义的是后两章对欧、苏辞赋的综合比较。研究者从两人辞赋的结组结构、修辞技巧、情志内涵诸方面加以深入切实的分析对比,得出结论云:欧、苏辞赋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均有极高成就,光芒万丈,难分轩轾;然风格迥异,各有所长——欧隐约含蓄,托兴深微,一唱三叹,轻灵曼妙,苏才高气豪,汪洋恣肆,诡幻灵异,超脱放达。此书在宋赋研究不受重视、或欧苏赋研究局限于少数名篇的情况下,能从其全部作品着眼,作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不仅所提出的若干学术观点富有意义,而且从研究课题的选择上亦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此书于1986年由台湾文史哲出版社出版。 ☚ 英译庾信《哀江南赋》 泽畔的悲歌:楚辞 ☛ 欧阳修苏轼辞赋之比较研究 《欧阳修苏轼辞赋之比较研究》宋文研究专著。作者陈韵竹。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作者鉴于历代研究欧苏诗文者颇多,对于同样开启风气,成就卓著的辞赋却绝少问津的不公正局面,试图通过对欧苏辞赋作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以探讨欧苏二人文学主张与创作的关系、与古文运动的关系等问题。全书共有七章组成:一、绪论,二、欧阳修辞赋之评介,三、欧阳修辞赋之分析,四、苏轼辞赋之评价,五、苏轼辞赋之分析,六、欧苏辞赋之综合比较,七、结论。作者以欧、苏文集中所收录的辞赋作品为研究素材,包括欧阳修辞两首、赋二十篇,苏轼辞十一首、赋廿四篇。其中第二章、第四章从基本材料的了解入手,考察其著作年代,探究其动机,钩稽其事实,分析其形式,以便披沙拣金,确切掌握欧苏辞赋的形貌与神髓,作为论述的基础。第三、第五两章再分别将欧阳修辞赋分为古赋、骈赋、律赋、文赋四种体类,苏赋则分为辞、古赋、骈赋、律赋、文赋五类,由当时的文学背景、文学风尚,以见其形式特色与时代意义,并由欧、苏间开启与承续之脉络,比较二人辞赋的作风与个性。作者认为,欧阳修领导宋代的古文运动,务去时文之雕镂浮薄,一心向往古道古文,表现在辞赋方面,便是摆脱了俳赋、律赋之对偶与声律的藩障,而代之以散文自由流畅的笔调。他的《病暑赋》、《述梦赋》、《红鹦鹉赋》、《螟蛉赋》、《啄木辞》、《哭女师》等古赋不论抒情或说理,都是平易浅近,纡馀委备,往复百折,无丝毫逞能堆砌,艰难劳苦的情态。同样欧阳修以古文的气势与精神来运动骈体精密的格律,驾驭 规矩而不为规矩所箝梏,不仅一扫往昔之卑靡,且开启骈赋之新局。在律赋方面,欧阳修越出唐人轨范,是宋代律赋转变的枢纽。在他的文赋中,欧阳修的古文理想更发挥得淋漓尽致,《秋声赋》、《鸣蝉赋》等布局紧凑、文气灵动,辞采精练,声律绵渺,诚为文学艺术之极品,而欧阳修古文运动成功的关键,正在乎此。 ☚ 欧阳修的文学作品 析论王安石的散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