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欧安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欧安会Ōu'ānhuì

〈名〉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简称。
 ◇ 在欧安会上谁也拿不出一个真正能结束波黑冲突的建议。(人民日报.1995.1.14)
 ◇ 欧美之间的联系渠道相当完善和丰富,包括北约、欧安会、七国(八国)首脑会议、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能源局等。(人民日报.2000.12.7)

欧安会ōu’ānhuì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简称。例如:“‘欧安会’已开过一年多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状况不仅依然如故,而且双方集结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多。”(《人民日报》1977.1.1)

欧安会Ōu’ānhuì

〈名〉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简称。

欧安会

欧安会Ouanhui

1973-1975年欧洲国家及美国、加拿大、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全称欧洲安全合作会议。最先由苏联建议召开。60年代末,长期在欧洲处于冷战对峙的美、苏两国出于各自需要,积极加紧推行缓和政策。此会议即为70年代东西方关系全面缓和的产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苏,双方达成召开欧安会的协议。1972年11月-1973年6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筹备会议, 为会议作出初步安排。正式会议分为三个阶段。1973年7月3-6日,在赫尔辛基举行各国外长参加的第一阶段会议,通过筹备会议制定的文件, 确定会议的议程。同年9月18日开始在日内瓦举行第二阶段的专家会议,时断时续, 经过近两年的2400余次会议, 至1975年7月21日结束,拟定出《欧洲安全合作最后文件》。第三阶段为首脑会议,1975年7月31日-8月1日在赫尔辛基举行,35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了《最后文件》(又称《赫尔辛基宣言》),包括《指导与会国之间关系的原则的宣言》、《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某些文件》、《人道主义和其他方面的合作》、《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等。其主要内容有:
❶欧洲安全问题,提出欧洲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边界可以根据国际法,以和平手段和通过协议加以改变;
❷关于建立信任措施问题,规定以自愿为原则,与会国如在离边界250公里以内地区举行有2.5万人以上的军事演习,应在21天前通知各签字国,并邀请他们派观察员观看演习;
❸经济技术合作问题,提出希望签字国彼此给予最惠国待遇;
❹关于人员交流问题,规定在相互可以接受的条件下,根据每个国家自己的方式,促进各国人员、机构和组织更自由地往来和接触,为家庭团聚、旅游等提供方便。该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1977年、1980年和1986年分别在贝尔格莱德、马德里和维也纳召开三次续会,检查《最后文件》执行情况。

1975年7月召开的欧洲安全合作会议

☚ 1968年苏联侵捷事件   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 ☛
欧安会

欧安会Ouanhui

1973—1975年欧洲国家及美国、加拿大、土耳其和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全称欧洲安全合作会议。最先由苏联建议召开。60年代末,长期在欧洲处于冷战对峙的美、苏两国出于各自需要,积极加紧推行缓和政策。此会议即为70年代东西方关系全面缓和的产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苏,双方达成召开欧安会的协议。1972年11月—1973年6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筹备会议,为会议作出初步安排。正式会议分为3个阶段:1973年7月3—6日,在赫尔辛基举行各国外长参加的第一阶段会议,通过筹备会议制定的文件,确定会议的议程。同年9月18日开始在日内瓦举行第二阶段的专家会议,时断时续,经过近两年的2400余次会议,至1975年7月21日结束,拟定出《欧洲安全合作最后文件》。第三阶段为首脑会议,1975年7月31日—8月1日在赫尔辛基举行,35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了《最后文件》(又称《赫尔辛基宣言》),包括《指导与会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宣言》、《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某些文件》、《人道主义和其他方面的合作》、《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等。其主要内容有:
❶欧洲安全问题,提出欧洲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边界可以根据国际法,以和平手段和通过协议加以改变;
❷建立信任措施问题,规定以自愿为原则,与会国如在离边界250公里以内地区举行有2. 5万人以上的军事演习,应在21天前通知各签字国,并邀请他们派观察员观看演习;
❸经济技术合作问题,希望签字国彼此给予最惠国待遇;
❹人员交流问题,规定在相互可以接受的条件下,根据每个国家自己的方式,促进各国人员、机构和组织更自由地往来和接触,为家庭团聚、旅游等提供方便。该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1977年、1980年和1986年分别在贝尔格莱德、马德里和维也纳召开3次续会,检查最后文件执行情况。

☚ 1968年苏联侵捷事件   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 ☛

欧安会

见“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欧安会

欧安会

全称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在原苏联的推动下,1966年7月华沙条约国正式提出召开由欧洲国家参加的欧安会的建议,由于美国的反对,直到1972年5月才就召开欧安会问题达成协议。会议被视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话的一条重要渠道。其主要议题是讨论欧洲安全、经济合作、人员与文化交流及续会等4个方面的问题,即 “四个篮子”。欧安会正式会议于1973年7月开始,会址设在赫尔辛基。参加会议的有除阿尔巴尼亚外的全部欧洲国家,还有美国、土耳其、塞浦路斯和加拿大共35个国家 (1990年两德统一后为34国)。从1991年至1992年4月底,阿尔巴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独联体10国 (俄罗斯取代原苏联在欧安会的席位)、格鲁吉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等国家又陆续加入欧安会,欧安会成员国扩大到52个。欧安会建立以来已召开3次首脑会议。第一次首脑会议于1975年7月30日至8月1日在赫尔辛基举行,会议签署了 《欧安会最后文件》; 第二次首脑会议1990年11月19—21日在巴黎召开,签署了 《新欧洲巴黎宪章》; 第三次首脑会议1992年7月9—10日在赫尔辛基举行,签署了 《变化与挑战》 的最后文件。

☚ 欧洲共同体   北欧理事会 ☛
000074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