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次数分布表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次数分布表 次数分布表cishu fenbubiao对一群数据按序排列并加以分组后编制成的反映这群数据在各组上出现次数的统计表。这是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能使一群杂乱无章的数据按一定规则排列,并能反映这群数据的某些信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作统计分析。 R=最大值-最小值=100-46=54 定组数(K)和组距(i) 其计算公式为: K=R/i 由于i、K未知,因而要同时考虑选择适当的i和K。组数一般以10组左右为宜;组距以3、5、7、9的奇数为宜。上例中极差为54,定组距为5、组数为11较为合适。 列组限 以最高分(或最低分)所在区间开始,最好把组限的一端定为5的倍数,以组距为单位依次分组。每组的起点为组下限(注意,精确下限是下限值减0.5)、终点为组上限(精确上限为上限值加0.5)。组中间的数为组中值,是这组的代表数。相邻两组的起点与终点,既要连接,又不要重叠(见表中第(1)列)。 统计各组次数 据上述组限,把所有数据逐一列入应属的各组内,再统计列入各组的数据个数,即次数(见表中第(2)列)。 在次数分布表中,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把各组的次数不断累加在一起,使某组的累积次数等于这组(含这组)以上(或以下)各组次数之和,最后一组的累积次数等于总次数,这样便得到了累积次数分布表(见表中第(3)列)。
在次数分布表的基础上,把各组的次数分别除以总次数,即得相对次数(亦称频率)分布表。所有各组的相对次数之和应等于1。相对次数分布表可使我们知道某组次数在总次数中所占的百分比(见表中第(4)列)。 在相对次数分布表的基础上,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把各组的相对次数不断累加在一起,使某组的累积相对次数等于这组(含该组)以上(或以下)所有各组之和,最后一组的累积相对次数应等于1。这种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见表中第(5)列)可用于划定分数线,如选拔15%的优秀学生,则依表可把分数线定在86分以上。 ☚ 曲线图 次数直方图 ☛ 次数分布表 次数分布表frequency distribution table显示数据初步整理后的分布状况的统计表。主要表示数据在各个分数区间内的具体结果。依据所显示数据出现次数的产生方式,可分为简单次数分布、分组次数分布、相对次数分布、累计次数分布等。编制次数分布表有助于了解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能用少量数字有效地概括大量原始数据,揭示它们的意义,还能节约呈现数据的时间,提高数据分析功效。编制良好的次数分布表可以为统计分析、计算奠定重要基础。 ☚ 统计图 次数分布图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