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檀道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檀道济?—436南朝宋将领。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东晋末年,从刘裕讨灭桓玄叛乱、镇压卢循起义,攻灭后秦、南燕,累迁至南朝宋(刘裕受封为宋王)侍中、领士子中庶子、兖州大中正。入洛阳,俘虏后秦四千余人,有人主张全部坑死,他说:“吊民伐罪,正在今日。”全部释放遣归,颇得人心,后敌方纷纷降附。刘裕代晋自立为帝,建立南朝宋以后,转护军、加散骑常侍,封永修县公。元嘉八年(431年)北魏军进攻滑台(今河南滑县),道济率众北伐,曾大破魏军,后因粮尽退兵,全军而返,魏军不跟追。官至司空,还镇浔阳(今江西九江)。宋文帝因他拥有重兵,威名甚重,诸子皆有才能,恐不可制,遂收付廷尉,诬构罪名杀害。被捕时,曾脱帻投于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檀道济?~436南朝宋将领。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参建武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入洛阳,俘虏后秦4000余人,有人主张全部坑杀,他全部释放遣归,颇得人心,后敌人纷纷降附。宋文帝(刘义隆)即位,进封武陵郡公。讨谢晦,事平,拜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元嘉八年(431年)督师伐魏,30余战多捷,粮尽退兵,有逃卒降魏,并告以粮尽,魏人来追,他夜间“喝筹量沙”,将剩下少量米覆其上,天亮后,敌人见粮食有余,不敢再追,他率军安全而返。因威名太重,为文帝所忌,无辜被杀。 檀道济 檀道济?—436南朝宋将领。金乡人。初为刘裕部将,以战功卓著闻名,历任武陵内史、中书侍朗、冠军将军等职。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随刘裕北伐,与王镇恶同为先锋,取武昌、洛阳。文帝时,率军伐魏。官至征南大将军、司空。后为刘氏宗室所忌,被杀。 ☚ 檀乡军 魏金三 ☛ 檀道济?—436南朝宋名将。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少孤。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参建武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入洛阳,俘虏后秦四千余人,有人主张全部坑死,他说:“吊民伐罪,正在今日。”全部释放遣归,颇得人心,后敌人纷纷降附。宋文帝(刘义隆)即位,进封武陵郡公,讨谢晦,事平,拜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元嘉八年(公元431年),督师伐魏,三十余战多捷,粮尽退兵,有逃卒降魏,并告以粮尽,魏人来追,他夜间“喝筹量沙”,将剩下少量米覆其上,天亮后,敌人见粮食有余,不敢再追,他率军安全而返。未几进司空,镇浔阳。因威名太重,为文帝所忌,无辜被杀。 檀道济?—436南朝宋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北来侨户,世居京口(江苏镇江),从刘裕起兵。在讨平桓玄、镇压卢循起义、击灭南燕、后秦等役中,其功居多。北伐后秦时不妄杀,释放战俘,受到人民的支持,故能迅速地沿淮、泗北进,克许昌、洛阳,直抵潼关。刘宋建,官镇北将军,与徐羡之等同受顾命。后以击灭谢晦等功,进位司空。他身经百战,威名卓著,左右及诸子皆有军事干才,为文帝所忌,恐身后难以贺御,杀之。时称为冤。北魏闻讯,都说:道济已死,吴子辈不复足惮”。乃频岁南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