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乳香(图24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乳香(图241) 本品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鲍达乳香树Boswellia bhaw-dajiana Birdw.的树干伤口渗出的树脂。原植物系小乔木。均为进口。进口乳香通常分为索马里乳香和埃塞俄比亚乳香,每种又分为乳香珠与原乳香。 非洲索马里乳香 【性状鉴别】 呈长卵形滴乳状,类圆形颗粒或粘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块状物。长达2cm(乳香珠)或5cm(原乳香)。表面黄白色,粘合成的不规则块状物有的显棕黄色或棕红色。半透明被有黄白色粉尘。常温时质脆,微热可互相粘连,破碎面有玻璃样光泽。具特异的香气,味微苦,嚼之初散成砂粒状,但无砂石感,继之软化成乳白色胶块。 以淡黄白色、断面半透明、质硬而脆、香气浓厚、无杂质者为佳。 埃塞俄比亚乳香 苏丹和南阿拉伯地区亦有出产。 【性状鉴别】 呈长卵形滴状或粘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块状物。长达2cm(乳香珠)或5 cm(原乳香)。表面不平或有细小颗粒,呈淡黄白色或淡黄绿色,久存则变黄色。常温时质脆,遇热则软化,破碎面有蜡样光泽。具柠檬样香气,味微苦,嚼之软化粘牙,呈乳白色胶块。以淡黄色半透明、嚼之粘牙、香气浓、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捣碎。 (三)炮炙 1.醋制 取净乳香,加醋拌匀,焖透,置锅内炒至表面光亮,取出,放凉。每100kg乳香,用醋5kg。 2.炒制 (1)取净乳香置锅内,用微火炒至表面光亮时,取出,放凉。 (2)取净乳香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呈油亮光泽,取出放凉。 3.茯苓制 取乳香拣净杂质,成块的捣碎成粒状。加半量的茯苓粉,先将茯苓粉放入锅内用文武火炒热,然后放入乳香迅速用锅铲铲到锅底压碎拌炒,防止粘结成块,炒至浓烟上升乳香发泡成珠,现紫黄色,取出摊开,放冷。 4.麸制 取净乳香,大者剪成小块,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出油时,撒入麸皮,继续拌炒至油被麸皮吸尽,药体发胀呈珠状为度。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1kg乳香,用麸皮0.5kg。 5.煨制 取净乳香,大者碎为小块,另取沙子置锅内,加热至100℃以上,然后铺上2~3层纸,上摊香块,继续加热至出油时,用筷子轻轻翻动,并换纸2~3次,至乳香呈珠状,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6.煮制 取乳香加水烊化,滤去木屑,沙石,用文火煮至滴水成珠而下沉。 7.灯心草制 取净乳香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烊化,加入灯心草拌炒至质酥松,取出,簸去灯心草。用时敲碎。每100kg乳香,用灯心草6.25kg。 8.酒制 取乳香块加白酒淋润4小时,至酒被吸尽,用微火烘2昼夜,至油透在纸上,质脆,不粘手为度,再研细即可。每1kg乳香块,用白酒60g。 【性味归经功效】 温、苦、辛。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应用】 1.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本品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是治疗外伤科要药。治疗跌打损伤、血瘀肿痛,常与没药、血竭等配伍,如七厘散;治疗疮痈初起,热、痛、胀症状表现,常与金银花、没药、白芷等配伍,如仙方活命饮;若瘰疬、痈疽,肿块坚硬水消,常与没药、麝香、雄黄配伍,如醒消丸;治疗疮病破溃,久不收口,常与没药配伍研末外敷。亦可与儿茶、血竭共为细末外敷。 2.瘀血阻滞诸痛证 如癥瘕积聚、心腹瘀病,风温痹痛等证。治疗癥瘕积聚,心腹瘀痛常与丹参、当归、没药配伍,如活络效灵丹。治疗风寒湿痹,常与羌、独活、秦艽等配伍,如蠲痹汤。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胃脘,疮疡肿痛等证,宜生用;风湿痹痛,痈疽肿痛,宜炒或醋制。外用适量。宜炒去油用。 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胃弱者慎用。 【备注】 《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 本品含树脂,主要成分为游离α-乳香脂酸、β-乳香脂酸、结合乳香脂酸,乳香树脂烃。树胶为阿糖酸的钙盐和镁盐、西黄芪胶粘素和苦味质。挥发油含蒎烯。消旋柠檬烯及α-水芹烯、β-水芹烯。有镇痛功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