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樊敏阙及石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樊敏阙及石刻

汉代建筑遗存。在芦山县城南石马坝。东汉建安十年 (205年) 建造。后倾圮。1957年发现阙石。次年修复其左阙。阙高4.95米。为红砂石堆砌而成的仿木结构建筑。主阙檐下有 “龙生十子图” 浮雕,斗拱层转角处刻双手托拱力士像。五脊式阙顶。阙前有天禄、辟邪二石兽。阙旁为樊敏碑,高2.5米,宽1.7米,上为圆顶。碑身刻 “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下刻碑文,凡18行557字。末行镌 “建安十年三月上旬造石工刘□□书”。一般认为阙当为樊敏墓阙。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敏阙及石刻

樊敏阙及石刻

樊敏阙及石刻位于芦山县城2公里处的沫东乡黎明村石马坝。原阙建于东汉建安十年,倒塌已久,1958年修复其左阙,为南北向。
阙前有天禄、辟邪二石兽,保存完好。阙顶作五脊式,斗拱处刻双手托拱之力士像,檐下正面浅刻浮雕一幅,刀法流畅,古朴劲健。阙旁有樊敏碑,高2.5米,宽1.7米,上边为圆顶,寺首作二蟠龙首,中篆书“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下刻碑文,碑阴处为丘常题记一则,写于北宋崇宁元年三月既望。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该处石刻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云岩寺   白鹤梁题刻 ☛
樊敏阙及石刻

樊敏阙及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南沫东乡黎明村,系东汉巴郡太守芦山人樊敏墓前石刻。建于汉建安十年(205),倒塌已久,1958年修复。其形制与四川雅安高颐阙相类。阙顶为五脊式,斗栱处刻双手托栱之力士像。阙顶檐下浮雕“龙生九子图 ’,龙矫首昂尾,身附九小龙,姿态各异。其右刻西王母图。阙前立石兽一对,石俑两个,保存完好。侧树有樊敏碑,高2.5米,宽1.17米,上为圆顶,圭首刻二蟠龙,碑额篆书:“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碑文隶书,21行558字,字体遒稳,浑厚雍容,为东汉碑刻书艺精品。碑阴上段有北宋崇宁元年(1102)题记一则,下段有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题记一则。墓前阙上所刻永昌地方流传的龙生九子神话故事图,为现存汉阙所仅见,弥足珍贵。

☚ 王晖石棺   13. 石棉县 ☛
樊敏阙及石刻

樊敏阙及石刻

在四川省芦山县城南2公里沫东乡。樊敏(120-203),字叔达,芦山县樊家寺人,东汉巴郡太守。阙建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北宋前倒塌,1958年修复其左阙,高4.99米,宽2.25米。顶作庑殿式,斗拱处刻双手托拱之力士像。檐下浮雕“龙生九子图”,龙矫首昂尾,身附九子,姿态各异。旁樊敏碑,高2.5米,宽1.7米,圆顶,圭首作二蟠龙首。中篆书“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下刻碑文,共18行,行29字,共557字。末行低12字,镌“建安十年三月上旬造石工刘□□书”。碑阴有题记一则。1985年,芦山境内、东汉石刻20余件迁入此。现保护场地有6000平方米,筑碑亭与保护围墙。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平阳府君阙   高颐墓阙及石刻 ☛
000050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