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药名。出 《新修本草》。又名槐檽、槐菌、槐鸡、槐蛾。多孔菌科真菌槐栓菌Trametes robiniophila Murr. 的子实体。苦、辛,平。化瘀,止血,杀虫。治产后瘀血腹痛,崩漏,肠风下血,痔疮出血,蛔虫扰痛,妇人阴中痒痛。现用于慢性肝炎和肝癌。煎服: 4~9g,或烧灰研末服。本品主成分为槐耳蛋白多糖。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抗病毒等作用。 槐耳huái ěr《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槐耳(6)。药名。 【基原】为寄生于槐树上的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L.ex Hook.)Underw.。 【别名】槐檽(《千金方》),槐菌(《唐本草》),槐鸡(《蜀本草》),槐鹅(《圣惠方》),槐蛾(《本草纲目》),赤鸡(《本草纲目》)。 【性味】 ❶《药性论》:“平。” ❷《唐本草》:“味苦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痔疮,便血,脱肛,崩漏。 ❶《药性论》:“能治风,破血,益力。” ❷《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阴中痒痛。” ❸《本草图经》:“治大便血及五痔、脱肛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二至三钱;或烧存性研末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