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楼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楼烦lóu fán

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精于骑射的少数民族。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天阶分斗极,地理接楼烦。武元衡《出塞作》:虽云风景异华夏,亦喜地理通楼烦。

楼烦

亦称“楼烦胡”。中国古族名。商朝初期已居商之北境。西周初年, 曾向周王献方物。春秋末, 分布在晋国北部今山西省宁武、岢岚等地。战国秦汉之际,逐渐西移,活动于今陕北及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一带。先后臣服于赵、秦和匈奴。主要从事游牧, 兼事狩猎。善骑射。秦末楚汉相争, 双方都招募楼烦骑兵, 尤其汉军中数量较大。西汉前期一直臣附于匈奴。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汉将卫青北击匈奴,夺得黄河两岸河套地区,从此又归属于汉,后与当地的汉、匈奴等族逐渐融合。

楼烦

楼烦

中国古代民族名。又称楼烦胡。商朝初年,楼烦居其北边。周朝建立后,楼烦曾以贡献方物的形式与周交往。春秋时期,分布于晋国的北边 (今山西省北部)。楼烦人精骑射,逐水草而居,属游牧民族。战国时期,燕、赵等国逐渐强大,不断以武力掠夺和兼并弱小邻国与部落。楼烦人为避其侵夺曾多次迁徙。先是由晋国的北边迁到燕国的北边,又从燕国北边迁至赵国的北边。赵肃侯时赵国强大起来,陆续向北开疆辟土,先灭代,继而欲灭林胡、楼烦等。赵肃侯之子赵武灵王即位后,继承其父遗志,将活动于其北边的楼烦视为防范与打击的重点。赵武灵王在用武力将楼烦从赵国的北边赶至赵国的西边之后,时刻以积蓄力量、待机将其征服,以除去后患为己任。为此,赵武灵王于十九年(前307年)推行“胡服骑射”,吸收楼烦人小袖短衣、精骑射的长处为己所用。第二年,赵武灵王即率军“西略胡地至榆中”,首先降服楼烦东边的林胡,扫除了征服楼烦的一道重要障碍。为了能专心统兵打仗,赵武灵王于二十七年(前299年)传位于自己的幼子——王子何 (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赵惠文王二年 (前297年),赵主父(即赵武灵王)统兵“西遇楼烦王于河西,而致其兵”。此后,楼烦从属于赵,其活动地区为今内蒙古西南鄂尔多斯境内。战国后期,匈奴兴起,很快占有黄河以南的“河南”地;楼烦成了匈奴的属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黄河以南由蒙恬率军收复,楼烦从匈奴的统治下转归于秦。秦末,蒙恬被杀,匈奴南侵。当楚汉战争激烈进行之时,匈奴冒顿单于率部众东灭东胡,西击走月氏,南下吞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势力大振。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派卫青北击匈奴,败楼烦。此次战役,汉军大获全胜,单是从楼烦白羊河南王那里虏获的牛羊就多达百余万头。此后,楼烦在汉朝的统治下,与汉朝人民一道从事生产和建设,为河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辛勤地劳作。

☚ 林胡   匈奴 ☛

楼烦

古部落名。为胡人的一支。活动于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一带。善骑射,从事游牧。秦末为匈奴所破,移住“河南地”(今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卫青率军逐走楼烦王,于其地设朔方郡。

楼烦

又称“楼烦胡”。古代北方民族。商朝初期已居商之北境。西周初年,曾向周王献方物。春秋末年,分布在晋国北部(今山西省宁武、岢岚等地)。战国秦汉之际,逐渐西移至今陕北及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一带。先后臣服于赵、秦和匈奴。从事游牧,兼事狩猎,善骑射。秦末楚汉相争,双方都招募有楼烦骑兵。西汉初臣附于匈奴。汉武帝北击匈奴,得河套地,始归属于汉,后与当地的汉、匈奴等族逐渐融合。

楼烦

古族名。春秋、战国时居于今山西北部。从事游牧,精于骑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攻破楼烦,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楼烦北迁。秦末,服于匈奴。移至河南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使将军卫青出云中以西,击楼烦、白羊王,遂取河南地,筑朔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