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夜𨞊敦春秋中晚期铜器。1973年湖北省襄阳山湾33号楚墓出土。由上、下两部分套合,器呈圆球状,较厚重。上、下各有两个对称的环形耳。上器口沿有三个挡扣,上有三环形钮。下器三足残。通体饰三角蟠螭纹、三角卷云纹、绹索纹、涡纹,“S”形纹等。残高19厘米,口径19.5厘米。下器腹壁有铭文2行7字:“楚子夜/𨞊之食□。”第3字与天星观楚简“夜”形类同,夕在亦下。𨞊字从一又,与静簋僕形类同。第7字,上从子,下形残,不识,应是器名。此与同墓所出之子季嬴青簠为一人所作。“楚子”不是楚王或楚王子,而是楚国一般贵族。“楚”为国名,“子夜𨞊”是字,“子季”是其氏,“赢青”为其名。参看”子季嬴青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