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叔之孙倗鼎春秋中晚期铜器。1978年5月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两件,大小形制略同。盖面上隆,中为六柱圈顶钮。鼎口微内敛,束颈,颈部对称置附耳,鼓腹,圜底,三兽足。盖与腹饰细密窃曲纹和云纹,足饰兽纹。2器器盖内及器腹内一侧面各铸有铭文2行8字:“楚叔之孙/倗之食。”楚叔之孙倗,或只称“倗”,或称“楚叔之孙子倗”。其人学术界意见不一,参见“王子午鼎”、“楚叔之孙以邓鼎”。鼎称“食”,还见于蔡侯申鼎、王子𣅔鼎等,指的是一种圜底鼎,或称食鼎、食繁、 等。“”字从鼎,似可读为“盂鼎”。《说文》“盂,饭器也”。或读盂为𩜏,同饫,认为“食”或鼎,是专用于燕享的大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