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楔形文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楔形文字xiē xíng wén zì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笔画像楔子。1920年李大钊《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Assyria人和Babylonia人的楔形文字,多刻在石碑、石柱或铜像上,Rosetta(埃及的港市)的,刻三国语的楔形文字算是与世界终古了。”◇楔形文、箭头古字、箭头文字。 楔形文字又称“钉头文字”或“箭头字”。笔画作楔状,象钉头或箭头,故名。是目前从地下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公元前3000多年就已存在,刻在砖、石、泥版上。为苏美尔人所创造。后来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使用过。在3000年左右使用过程中,由表形演进为表音。 楔形文字见“语言文字”中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cuneiform(/arrowheaded)character;cuneiform 楔形文字cuneiform (writing) 楔形文字通常来说,人们都把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Cuneiform)看成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这种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王国。当时的苏美尔王国国力强盛,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享有霸权地位,因此它所使用的文字也一直沿用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这种文字的书写形态包括横向、纵向及倾斜,形如楔子,故被命名为楔形文字。 刻有楔形文字的陶土板 楔形文字“鱼”的演变过程(从左至右):原始文字、古巴比伦汉穆拉比王朝时期文字、亚述文字、新巴比伦文字。 楔形文字是由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杆刻在软泥制成的板子上,再将书写好的泥板经火烤或日晒制作而成。 双面的楔形文字陶土板(左为正面、右为背面) 在现今伊朗境内发现的“比索通(Behistun)铭文”由三种语言写成。借助这一铭文,我们破译出公元前400年左右的简单的波斯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一种特殊形式。此外,比索通铭文还帮助我们解密了复杂的埃兰和巴比伦楔形文字。 刻于岩壁上的“比索通铭文”,以三种不同语言记载了古代波斯君王大流士一世的战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