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叔恭殘碑東漢·建寧四年(171)刻。隸書十二行,行字不等。凡七十一字。碑陰漫漶甚,僅数字可辨。碑侧四行,刻二十余字。隸法古雅秀挺,堪與〈禮器碑〉、〈武榮碑〉等比肩。清方朔《枕經堂金石跋》稱其“書法古雅秀挺,合〈韓敕〉、〈史晨〉兩家之意。馮海晏(雲鹏)云 ‘似〈鄭固〉殘石’。”碑在山東鉅野昌邑集路旁,嘗被閑置于土人之屋隅。清·嘉慶二十一年 (1816),經馬邦玉訪得,移于家塾。光绪末年(1908)歸長白端方,著绿于《匋齋藏石記》,有馬邦玉題跋。繼經王緒祖手,入周進之室。摹刻本欠陰面,且多异于原石,誠非善本也。 
楊叔恭殘碑(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