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椒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椒聊

椒聊

《诗经·唐风》篇名。《毛诗序》云:“《椒聊》,刺晋昭公也。君子见沃之盛强能修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这是对如下史实的附会:公元前745年,晋昭公封叔父桓叔于曲沃。势强力盛,国大而得众。六十七年后,桓叔之孙曲沃武公灭晋,代晋为诸侯(《左传·桓公二年》)。旧说多从之。而朱熹《诗序辨说》表示怀疑:“此诗未见其必为沃而作也。”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是“赞美一个男子”的诗,说较平实。也有学者着眼诗之“椒聊”起兴,以花椒多子喻妇人生子之多,推定“这是一首祝贺妇人多子的诗”。全诗赞颂之情浓郁炽烈,结尾以椒聊的条远香馨,喻其人之笃厚品格,“咏叹淫溢,含意无穷”(吴闿生《诗义会通》)。后世因以“椒聊”喻子孙繁衍众多。

☚ 山有枢   绸缪 ☛

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椒聊且,远条且。


 

 【注释】①椒:花椒。聊:结子成串。②蕃衍:繁殖。盈:满。③彼:那。其:语助词。子:指女子。④朋:比。⑤远条:指香气远扬。胡承珙《毛诗后笺》:“远条二字,皆以气言之,不以枝言之。”⑥匊:同“掬”。两手合捧。⑦笃:忠厚。
 【鉴赏】这是赞美女子之诗。
 花椒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结子繁多,二是香气四溢。诗以花椒比喻女子新奇而贴切。
 全诗两章。每章首二句写花椒结子繁多。花椒结子成球成串,一球之内繁殖的果实可装满一升、一捧。每章三、四句赞美女子。那个女子,不仅身材高大无比,而且品性诚实敦厚。每章末二句写花椒香气四溢。花椒的果实香味浓烈,香气远扬。此诗在艺术上很有特点,每章首尾皆为兴体,每章中间皆为本体。诗以花椒结子繁多,兴比女子体健多子;诗以花椒香气四溢,兴比女子声名远播。可见这确是一首构思巧妙的诗篇。
 《诗序》说:“刺晋昭公也。君子见沃之盛强,能修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此说以花椒比喻曲沃桓叔,不伦不类,明显是附会史实,没有多少道理。高亨《诗经今注》说:“这首诗是赞美一个男子。”此说以花椒比喻男子,虽不算大误,但不甚确切。

诗词《椒聊》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椒聊且!远条且!

 
 【注释】 ①椒:花椒。椒类多子,故古人常用来比喻女子。聊:朹(qiu 求)之高者。《尔雅·释木》:“朹,檕梅,朻者,聊。”《说文》:“朻,高木也。”朹树结红色果实,名朹子,可食。实:果实。蕃衍:繁盛众多。升:容器。②彼其之子:她这个人。指诗中赞美的女子。硕大:高大健美。无朋:无比。③且:叹词。远条:长长的枝条。④菊(ju 居):古“掬”字,一捧。⑤笃:忠厚诚恳。
 
 【译文】 花椒和朹树的果实啊,密密匝匝用升量。那位美丽的人儿啊,高大健美世间无双。花椒树啊朹树啊!枝条生得这般长! 花椒和朹树的果实啊,密密匝匝捧不够。那位美丽的人儿啊,高大健美又忠厚。花椒树啊朹树啊!枝条长长叶儿秀!
 
 【集评】 《毛诗序》:“《椒聊》,刺晋昭公也。君子见沃之盛强,能修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六)
 宋·朱熹:“其诗未见其必为沃而作也。”(《诗序辨说》)
 近·闻一多:“椒聊喻多子,欣妇人之宜子也。”(《风诗类钞》,见《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总案】 这是一首赞美女子多福多子的贺诗。《毛序》、《郑笺》均以为刺晋昭公之诗,似属穿凿附会,朱熹早已疑之,认为“未必为沃而作”。今按:闻一多之说是。椒聊,是指花椒和朹,二木结子繁多,果实皆为红色,用以比喻妇人多子而美好,极为恰切。古人有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妇人多子那是值得祝贺的。此诗构思精巧,前四句比、兴兼用,既有外貌形象的描绘,又有心理性格的刻画,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章末二句反复吟咏,趣深旨远,含意无穷,更加重了诗歌的弦外之音。

《椒聊》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椒聊》

 椒聊之实,花椒串串挂树上,


蕃衍盈升。结子繁盛满升量。


彼其之子,这位妇人子孙多,


硕大无朋。身材高大称无双。


椒聊且! 花椒一囊囊!


远条且! 远闻扑鼻香!



椒聊之实,花椒串串已成熟,


蕃衍盈匊。结子繁盛捧不够。


彼其之子,这位妇人子孙多,


实大且笃。身材高大又肥厚。


椒聊且! 花椒一兜兜!


远条且! 远远暗香透!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蕃衍:为繁殖众多之意。②无朋:无比。③且(ju):语助词。④匊:古掬字,即两手合捧。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妇人多子的诗。花椒多子,果实红色,用以比喻多子而美好,是至为恰当的。中国古代有多子多福的思想意识,因此,诗中的女主人公多子,是值得祝贺的。由于《诗经》的影响,汉代便沿用椒房这个名词,来称皇后居住的房屋,取其多子而吉祥之意。《诗序》中说:“椒聊,刺昭公也。君子见沃之盛强,能修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说这首诗是桓叔在曲沃日益强盛,预知其子孙必将占有晋国,显然是没有道理的。甚至正统思想相当严重的朱熹,也不敢轻易苟同此说,认为此诗“不知其所指”(《诗集传》)。又说:“此诗未见其必为沃而作也。”(《诗序辨说》)尽管清人方玉润斩钉截铁地说:“此诗为沃盛晋弱而发无疑。”(《诗经原始》)但今人蓝菊荪却认为不妥,他说:“我推敲再三,仍怀疑是民间产品,大概是一支贺歌吧。”(《诗经国风今译》)的确,它是一支饶有民间风采的贺歌,有人说是赞扬魁梧忠厚的人,这大约是根据“硕大无朋”、“实大且笃”的诗句而加以发挥的,只要从全诗的基调看,就可以明显地知道不是如此,而确定无疑的是在赞美多子的女性,即诗中所说的“彼”。“硕大无朋”的美称,是就妇人所生之子而言的,不能作错误的理解。


第一章是说妇人所生的儿子很多,并且都长得很魁梧。诗是从比兴入手的,所以朱熹说是“兴而比也”(《诗集传》)。意即以“椒”的多子与“聊”的高大,来比喻妇人多子与子的魁梧。朱熹在《诗集传》中注道:“椒,树似茱萸,有针刺,其实味辛而香烈。”可见花椒不仅有多子的特征,而且有香烈的优点。“聊”字旧说以为是语助词,看来与文理不合。按《尔雅》所注:“机,檕梅。朻者,聊。”檕梅者名机,其朻者名聊。《说文》中说“朻”是“高木也”,可知聊是朻之高木。清人姚际恒也曾认为“此说是”(转引自《诗经原始》)。把“椒”与“聊”解释为两种并列的植物,一取其多子,一取其高大,与诗义完全相合。“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是说椒聊的果实,繁盛众多,已装满了一升。从这一植物的生态说起,来象征妇人生子之多,是非常妥帖的。紧接着又顺理成章地说:“彼其之子,硕大无朋。”使得彼此关系自然地协调起来了。这样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体现了诗歌要用形象思维的特点。因为比兴能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托物言志,寓情于景,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化为具体的生动形象。两句的意思是说,一位令人尊敬的母亲,她生了许多儿子,每个儿子都长得高大魁梧,简直是无与伦比。最后又借赞美椒聊,而歌颂主人公的功绩。“椒聊且! 远条且!”是高度赞扬椒聊为树中之精英,其枝叶茂盛面目香气袭人,寄托了诗人的无比崇敬之情。


第二章是说妇人所生的儿子很多,并且都很忠厚笃实。这一章基本上是前章的重复,只是转了一次韵,换了三个字,从另一侧面来表现诗的意思。前章主要是从外貌来描写人物形象,此章则是从心理来描写思想品格。“椒聊之实,蕃衍盈匊。”是说椒聊的子长得繁茂而结实,摘下它的果实竟然一捧也捧不完,自然是很多的了。“盈升”与“盈匊”,都是用具体的形象,极言数量之多,使得诗中充满生活的情趣。而“彼其之子”的“实大且笃”,是承接上文更向理念深入一层。“大”是形象,即前段所说的“硕大无朋”;“笃”是品格,说人物的形象高大,并且品格笃厚。这样既有外形描绘,又有心理刻画,算是把人物写活了,赋予他生命的力量。关于“笃”字的解释,不少人是从外形着眼的。其实“笃”是就思想意识而言,朱熹注道:“笃,厚也。”(《诗集传》)即为笃厚忠诚之意。《易·大畜》谓:“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书·洛诰》云:“笃前人成烈。”这些都是从思想品性说的,几乎没有“肥硕”或“肥胖”的意思。最后两句,是乐章的重复,形成余音缭绕的尾声,于诗意又深入一层,加强表达诗人的炽烈感情,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样的尾声,诗歌的形式更完整,读起来也感到韵味无穷,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本诗在艺术上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全诗充溢着炽烈的感情。这种感情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表现得最为浓郁。一方面,作者采用重章复句,加强表达感情的艺术效果。全诗两章之间只有三字不同,其余全是重复演唱,但读起来却不觉得多余,反而从感情的波涛中泛起更为奇幻的涟漪,这就是重复所产生的艺术力量。结尾的“椒聊且! 远条且”,看似赞美椒聊的枝高叶茂,实际是反拍题旨,转出别意。读者会感到椒聊的崇高硕大,正是妇人形象的升华,亦是其子品格的外化。有了这样的妇人及其子,于国于家都是很有希望的。这就是尾声的弦外音,题外旨。正如吴闿生所说:“章末二句吟叹淫溢,含意无穷。忧深思远之旨,一于弦外寄之。”(《诗义会通》)吴氏所言,乃为“即所以刺昭公之微弱,亦犹陈古所以刺今也”(《毛诗紬义》)。但我们引以证明上述观念,仍是有其无可辩驳的力量。此外,本诗的炼字工夫,亦是值得称赞的。《文心雕龙·炼字》中说:“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个字用得好,能点铁成金,否则将会功亏一篑。本诗中的“匊”字,不仅形容其子之多,而且有形象化的动态。再说“笃”字,反映了人物的灵魂深处,使得所塑造的形象更为丰满。这样炼字的妙处,在艺术上产生了特殊的功效。

《诗经》-《椒聊》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掬。彼其之子,实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在《国风·唐风》中,有几首含义比较隐晦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古今学者对此多有争议。《序》曰:“《椒聊》,刺晋昭公也。君子见沃之强盛,能修其政,知其繁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郑笺及孔疏皆尊此说,而且被认为“三家无异义”。至米熹《诗序辨说》稍露微词,认为“此诗未见其必为沃而作也”,他在《诗集传》中又直称这首诗“不知其所指。”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魏炯若《读风知新记》仍采用《序》及《毛诗正义》的说法。高亨的《诗经今注》认为这首诗是赞美一个男子,哀梅《诗经国风今泽》则认为是赞美一个姑娘,可见众说纷纭。
 笔者以为《序》之说不符合诗作的实际,其错误就在于以地域及社会时代的泛论,代替了对作品本身的分析,纯属附会,这在《序》对其它诗的注述中,也有很多。细味诗中“椒聊之实,蕃衍盈升”这句,会发现对这首诗最给当的解释应该是赞美一个妇人。闻一多先生在《风诗类钞》中说:“‘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是说一嘟噜花椒子儿,蕃衍起来可以满一升。椒类多子,所以古人常用来比女人。椒类中有一种结实聚成房的,一房椒叫作椒房,汉朝人借‘椒房’这个词来称呼他们皇后所在的房屋,正取其多子的吉祥意义。”这种解释是恰切的。《唐风·椒聊》这首诗从头至尾贯穿着对花椒树结子儿繁富与香气悠远的赞美,前两句既是兴,也是比,借花椒树赞美一个妇人,当是这首诗的本意。
 轻松的旋律和纯朴的情感是这首诗的一个主要特点,可谓“动乎天机,不费雕刻” (明陈第《读诗拙言》)。诗从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花椒树写起,以树的美比喻人的美,以树的香比喻人的香。也许,诗作者当时正坐在花椒树下休息,一个俊美的健壮的少妇从他身边走过,阵阵清风送来沁人的馨香,让他陶醉,也使他神往,于是发出了这样的赞叹:一嘟噜花椒子儿哟,蕃衍起来满一升,我看到的那个人啊,美丽硕大难以比; 一哮噜花椒子儿哟,密密匝匝满手棒,我看到的那个人啊,身强力壮又忠诚,花椒子儿啊,香气远悠悠啊! 整个一首小诗贯穿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景,少妇的美,以及作者由衷的赞叹表现出来,纯朴而自然,给人一种恬静优美的享受。古人以硕大为美,故诗中有“硕大无朋”、“实大且笃”的赞叹。这在《诗经》的其它篇章中也有反映。《诗·卫风·硕人》赞庄姜之美,说“硕人其颀”、“硕人敖敖”,《诗·陈风·泽陂》 曰:“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小雅·车𤛉》中有:“辰彼硕女, 令德来教”的诗句, 这几首诗都是以硕大颀长来赞美女性,反映了上古时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环境下人们普遍的心理特征。可以说,硕长美丽、姿态端庄,就是《诗经》时代女性美的审美标准,“硕大且卷”、“硕大且俨”恰恰是这种审美心理的反映。人类对于人体美的追求,是一种高尚的美的追求,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那种以高大壮健为美的观点,正是上古初民从功利要求出发对人体美最早的素朴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由此观之,《椒聊》这首诗以“硕大无朋”、“实大且笃”来赞美女性,也就不难理解了。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对女性的赞叹由“硕大无朋”的外表转向了“实大且笃”的内在性格,这种在后世文学描写中经常被采用的艺术手法虽然还显得粗糙和稚拙,但它仍透露了文学滥觞时期的某些特征。总之,这首诗朴素而又恬淡,体现了一种单纯、健康的审美情趣,相比之下,在后世同类题材的诗歌中,我们却很少能见到这种单纯和朴素,也很难看到以硕为美的赞叹,更多的则是在“纤纤擢素乎”(《古诗·迢迢牵牛星》) 与“云鬓花颜金步摇” (白居易《长恨歌》) 的纤细娇美中伴随着“荡子行不归,空床独难守”(《古诗·青青河畔草》) 的感伤,以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的悲哀和慨叹,即使在被公认的后世民歌中,也到处充塞着浓浓的色彩和忧愁伤感的情调,很少有象《椒聊》这首诗那样轻松欢快与朴素单纯,也许从这里,我们也能觉察出一些诗歌艺术发展与审美心理演变的历史痕迹。
 明代王世懋说:“《诗》四始之体,惟《颂》专为郊庙颂述功德而作。其它率因触物比类,宣其性情,恍惚游衍,往往无定……”(《艺圃撷余》)。《唐风·椒聊》这首诗即是“触物比类宣其性情”之作,尽管在艺术上还显得有些稚拙,但诗中所表现出的轻松的旋律和纯朴的感情,仍能给两千多年以后的人们以美的享受。全诗比兴兼用,语言质朴,体现了上古民歌的一般风格。

《诗经》之《椒聊》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椒聊

 〔原文〕
 椒聊之实,
 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
 硕大无朋。
 椒聊且,
 远条且。
 (升、朋,蒸部。聊、条,幽部。)
 椒聊之实,
 蕃衍盈匊。
 彼其之子,
 硕大且笃。
 椒聊且,
 远条且。
 (匊、笃、聊、条,幽部。)
 〔译文〕
 那高大花椒树的子儿,结得那么厚,那么多,采摘下来,足足可以装满一升。那个年轻的姑娘,身材高大无比强壮。花椒树那么高啊,枝条那么长啊!
 那高大花椒树的子儿,结得那么厚,那么多,采摘下来,足足有满满一大捧。那个年轻的姑娘,身材高大又很结实。花椒树那么高啊,枝条那么长啊!
 〔评介〕
 《毛序》说:“《椒聊》,刺晋昭公也,君子见沃之盛强,能修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古之说《诗》者,多宗此说,时至今日,也不乏其人。当然,按《毛序》观点诠释此篇,完全可以说通,但是细想起来,查无确证,难免于牵强比附之嫌。朱熹在《诗集传》中稍有疑义,说“此不知其所指,《序》亦以为沃也。”高亨《诗经今注》说:“这首诗是赞美一个男子。”袁梅《诗经译注》说:“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是与劳动观念联系在一起的,青年男子选择的爱人是体格强壮的姑娘。”李彦昌则认为是“赞美一个妇人”,并从历史的审美观念的角度对古人以妇人硕大为美,进行了较为详尽而精辟的论证,观点是可取的。(见任自斌、和近健主编《诗经鉴赏辞典》)只是《椒聊》诗中的硕大的女人,究竟是指年轻姑娘呢,还是妇人呢?姑娘或妇人的硕大和椒聊之实的多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硕大的女人和诗人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这些还值得我们深入一步探讨。
 首先,以硕大为美,正如李彦昌先生所言,“反映了上古时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环境下人们普遍的心理特征”,这在《诗经》许多篇章中有着充分的反映。“硕人俣俣”(《邶风·简兮》)、“硕人之宽”、“硕人之”、“硕人之轴”(《卫风·考槃》)、“公孙硕肤”(《豳风·狼跋》),这些都是用硕大来形容男子的美的。“硕人其颀”、“硕人敖敖”(《卫风·硕人》)、“硕大且卷”、“硕大且俨”(《陈风·泽陂》)、“辰彼硕女”(《小雅·车𤛉》),这些诗都是用硕大来赞扬女性的美。正如李彦昌先生在评论本诗时所言,“那种以高大壮健为美的观点,正是上古初民从功利要求出发对人体美最早的朴素的认识”。因为硕大,意味着健壮,意味有力气。对男子来说,高大健壮、有力气就意味着勇武,意味着能胜任劳动。对女性来说,不仅下层民间把它和劳动、生活联系在一起,即使上层社会也是以体格健壮为美的。
 其次,诗中一方面歌颂女性硕大的美,另一方面又把它与椒聊之实的蕃多联系在一起来赞美,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原来,花椒树高大健壮,枝长叶茂,就会“蕃衍盈升”、“蕃衍盈掬”,果实肥大且多。而女子也是一样,高大健壮,自然也会生儿育女,母强子壮,儿孙众多。这也正是家族兴旺发达的标志。《周南·螽斯》“宜尔子孙,振振兮!”不正是同样反映这种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希望吗? 因此,诗中对女子硕大健壮的赞美,实际上也包含着多子多孙,家族兴旺发达的愿望。
 再次,诗中的女子,究竟是年轻姑娘呢?还是一位已婚的妇人呢?我认为不如理解为一位年轻的姑娘,或者更进一步,理解为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即诗作者)正在追求的姑娘更相当。因为做为一位青年少妇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尽管她的美可以使你动心,甚至引起你的赞美,但,对已是他人之妻的女子,她是否能够多生健壮的儿女,能否子孙蕃衍,一般来说,对她还达不到如此关心的程度。而对于一位恋人来说,对此事的关心、甚至特别注意,当然是在意中之事。恋爱——结婚——抱儿子,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即使现代的年轻人,也总是按照这一规律去考虑,更何况把传宗接代远比现代人看得更重要的古人呢?
 最后,这首诗的结论得到了。它是写一位高大健壮的姑娘,引起了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兴趣,他正在追求她。至于是单相思呢?还是在热恋之中呢?是见到椒聊而联想起姑娘呢?还是姑娘和椒聊同时出现在小伙子眼前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希望有兴趣的读者用你的想象去探求吧!
 对此诗的表现手法,《诗集传》说,“兴而比也。”但此诗的比兴,又有别于其他诗中的比兴。一般的比兴,或只出现于一章的开头,引起下文而已,或只限于句子的一部分,说明本体而已,在全篇中不占主要地位。而本诗则不一般,不仅开头结尾全写椒,而且在每章六句中写人只有两句,写比兴比写人竟多了两倍;同时,写人时,只是简单地描述,“硕大无朋”,“硕大且笃”,而洋溢着强烈感情的语句却反而是对椒的赞美与歌颂,“椒树那么高啊! 枝条那么长啊!”真可以说是喧宾夺主了。可是,正是这种以咏物代替咏人的手法,不仅使诗意变得委婉含蓄,而且更深刻地传达出了诗人欲掩而更露的强烈感情。
椒聊

椒聊

〔原文〕
椒聊之实,
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
硕大无朋。
椒聊且,
远条且。
(升、朋,蒸部。聊、条,幽部。)
椒聊之实,
蕃衍盈匊。
彼其之子,
硕大且笃。
椒聊且,
远条且。
(匊、笃、聊、条,幽部。)
〔译文〕
那高大花椒树的子儿,结得那么厚,那么多,采摘下来,足足可以装满一升。那个年轻的姑娘,身材高大无比强壮。花椒树那么高啊,枝条那么长啊!
那高大花椒树的子儿,结得那么厚,那么多,采摘下来,足足有满满一大捧。那个年轻的姑娘,身材高大又很结实。花椒树那么高啊,枝条那么长啊!
〔评介〕
《毛序》说:“《椒聊》,刺晋昭公也,君子见沃之盛强,能修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古之说《诗》者,多宗此说,时至今日,也不乏其人。当然,按《毛序》观点诠释此篇,完全可以说通,但是细想起来,查无确证,难免于牵强比附之嫌。朱熹在《诗集传》中稍有疑义,说“此不知其所指,《序》亦以为沃也。”高亨《诗经今注》说:“这首诗是赞美一个男子。”袁梅《诗经译注》说:“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是与劳动观念联系在一起的,青年男子选择的爱人是体格强壮的姑娘。”李彦昌则认为是“赞美一个妇人”,并从历史的审美观念的角度对古人以妇人硕大为美,进行了较为详尽而精辟的论证,观点是可取的。(见任自斌、和近健主编《诗经鉴赏辞典》)只是《椒聊》诗中的硕大的女人,究竟是指年轻姑娘呢,还是妇人呢?姑娘或妇人的硕大和椒聊之实的多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硕大的女人和诗人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这些还值得我们深入一步探讨。
首先,以硕大为美,正如李彦昌先生所言,“反映了上古时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环境下人们普遍的心理特征”,这在《诗经》许多篇章中有着充分的反映。“硕人俣俣”(《邶风·简兮》)、“硕人之宽”、“硕人之”、“硕人之轴”(《卫风·考槃》)、“公孙硕肤”(《豳风·狼跋》),这些都是用硕大来形容男子的美的。“硕人其颀”、“硕人敖敖”(《卫风·硕人》)、“硕大且卷”、“硕大且俨”(《陈风·泽陂》)、“辰彼硕女”(《小雅·车𤛉》),这些诗都是用硕大来赞扬女性的美。正如李彦昌先生在评论本诗时所言,“那种以高大壮健为美的观点,正是上古初民从功利要求出发对人体美最早的朴素的认识”。因为硕大,意味着健壮,意味有力气。对男子来说,高大健壮、有力气就意味着勇武,意味着能胜任劳动。对女性来说,不仅下层民间把它和劳动、生活联系在一起,即使上层社会也是以体格健壮为美的。
其次,诗中一方面歌颂女性硕大的美,另一方面又把它与椒聊之实的蕃多联系在一起来赞美,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原来,花椒树高大健壮,枝长叶茂,就会“蕃衍盈升”、“蕃衍盈掬”,果实肥大且多。而女子也是一样,高大健壮,自然也会生儿育女,母强子壮,儿孙众多。这也正是家族兴旺发达的标志。《周南·螽斯》“宜尔子孙,振振兮!”不正是同样反映这种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希望吗? 因此,诗中对女子硕大健壮的赞美,实际上也包含着多子多孙,家族兴旺发达的愿望。
再次,诗中的女子,究竟是年轻姑娘呢?还是一位已婚的妇人呢?我认为不如理解为一位年轻的姑娘,或者更进一步,理解为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即诗作者)正在追求的姑娘更相当。因为做为一位青年少妇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尽管她的美可以使你动心,甚至引起你的赞美,但,对已是他人之妻的女子,她是否能够多生健壮的儿女,能否子孙蕃衍,一般来说,对她还达不到如此关心的程度。而对于一位恋人来说,对此事的关心、甚至特别注意,当然是在意中之事。恋爱——结婚——抱儿子,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即使现代的年轻人,也总是按照这一规律去考虑,更何况把传宗接代远比现代人看得更重要的古人呢?
最后,这首诗的结论得到了。它是写一位高大健壮的姑娘,引起了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兴趣,他正在追求她。至于是单相思呢?还是在热恋之中呢?是见到椒聊而联想起姑娘呢?还是姑娘和椒聊同时出现在小伙子眼前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希望有兴趣的读者用你的想象去探求吧!
对此诗的表现手法,《诗集传》说,“兴而比也。”但此诗的比兴,又有别于其他诗中的比兴。一般的比兴,或只出现于一章的开头,引起下文而已,或只限于句子的一部分,说明本体而已,在全篇中不占主要地位。而本诗则不一般,不仅开头结尾全写椒,而且在每章六句中写人只有两句,写比兴比写人竟多了两倍;同时,写人时,只是简单地描述,“硕大无朋”,“硕大且笃”,而洋溢着强烈感情的语句却反而是对椒的赞美与歌颂,“椒树那么高啊! 枝条那么长啊!”真可以说是喧宾夺主了。可是,正是这种以咏物代替咏人的手法,不仅使诗意变得委婉含蓄,而且更深刻地传达出了诗人欲掩而更露的强烈感情。

☚ 扬之水   绸缪 ☛

椒聊

比喻子孙众多。《周书·李贤传论》:“遂得任兼文武,声彰内外,位高望重,光国荣家,跗萼连晖,椒聊繁衍,冠冕之盛,当时莫比焉。”
○ 椒蕃

椒聊

《诗经》的篇名,椒聊: 即椒,聊: 助词。《楚辞·九叹·愍命》:“怀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纷以罹诟也。”由于椒的果实蕃衍,故用此比喻子孙众多。《周书·李贤传》:“位高望重,光国荣家,跗萼连晖,椒聊繁衍,冠冕之盛,当时莫比焉。”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灌木 > 椒 > 椒聊
椒聊  jiāoliáo

即椒。

子孙旺盛

子孙旺盛

兰薰桂馥 子孙满堂 儿孙满堂 七子八婿 三男两女 螽斯振羽 枝繁叶茂
子孙繁衍:文昭武穆
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枝叶硕茂
子孙众多:椒聊 椒繁
子孙昌盛:麟趾(族茂~) 瓜绵
后代子孙会很昌盛:五世其昌
子孙同时显贵发达:兰桂齐芳 兰桂腾芳
子孙昌大:克昌
本家族的子孙久传不绝:本支百世 本枝百世

☚ 好子孙   后代 ☛
000018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