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红jiāo hóng《本草纲目》果部第32卷蜀椒(8)。药名。 【基原】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或青椒Z.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皮。 【性味】辛,热,有小毒。 ❶《别录》:“大热。” ❷《本草纲目》:“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 【归经】入脾、胃、肾经。 【功用主治】温中,止痛,杀虫。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及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或吐蛔。 ❶《本经》:“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头不白,轻身增年。” ❷《别录》:“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鬼疰蛊毒,杀虫、鱼毒。久服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明目,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❸《日华子本草》:“破癥结开胸,治天行时气,产后宿血,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止呕逆。” ❹《食疗本草》:“通神去老,益血,利五脏,下乳汁,灭瘢,生毛发。” ❺《本草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用法用量】2~5g。外用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