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椎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椎骨zhuīɡǔ构成脊柱的短骨。通称脊椎骨。 椎骨zhuīgǔ〈名〉构成人及脊椎动物的脊柱的短骨。 椎骨zhuī gǔ构成脊柱的短骨。通称脊椎骨。1907年孙佐译述《生理卫生新教科书》第二篇:“脊柱: 如第八图乃连合二十四椎骨(颈椎七,胸椎十二,腰椎五)及荐骨、尾骶骨而成,各椎骨之前部称椎骨体,后部之孔称椎孔。”1909年周树人《人生象学·本论》:“脊柱在躯之后,所以支之也。集而成柱之骨,曰脊椎。” 各部的骨 各部的骨构成头颅的骨头:颅(颅骨) 卢 髑儿 头骨 ☚ 骨头 尸骨 ☛ 骨头 骨头骨(~质;~膜;体~;身~;躯~;蝶~;颞~;锁~;肱~;尺~;挠~;腕~;掌~;指~;椎~;肋~;骶~;髋~;盆~;股~;膑~;胫~;腓~;跗~;跖~;趾~;软~;长~;肩胛~)骸 骼 另见:肌肉 皮肤 支撑1 尸体 ☚ 骨头 各部的骨 ☛ 椎骨vertebra系脊柱的组成部分。为不整形骨,有椎体、椎弓、横突、棘突及上、下关节突等。椎骨共26块,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和尾骨各1块。各椎骨间形成关节,借助坚强的韧带牢固地将其连结在一起,成为躯体长轴支架。椎骨可受外伤、感染等患病。 椎骨又称“脊椎骨”。共有26块,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及尾骨各1块。它们连接成为脊柱,构成人体的中轴,参与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具有容纳脊髓,保护胸腔、腹腔和盆腔内脏器,支持体重,进行各种运动的功能。 椎骨 椎骨亦称“脊柱骨”。由前部的椎体(呈短圆柱状)和后部的椎弓(呈弓形)两部分构成。椎体和椎弓围成椎孔。椎弓由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组成,并发出7个突起:从椎弓板向后方(或后下方)发出1个棘突。在椎弓根与椎弓板的结合处分别向外侧(或后外侧)发出1对横突;向上方发出1对上关节突,表面有光滑的上关节面;向下方发出1对下关节突,表面有光滑的下关节面。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凹陷,分别称为椎骨上切迹和椎骨下切迹。全部椎骨的椎孔连接起来(椎体之间和椎弓之间的空隙分别由软骨和韧带封闭)形成椎管,其内容纳脊髓。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上位椎骨的下切迹与下位椎骨的上切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而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的关节面与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的关节面之间构成椎骨关节。各椎骨关节面的方向不同,以适应脊柱多方位活动的需要。 ☚ 老年人的钙代谢 颈椎 ☛ 椎骨vertebrae共33块,即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5、尾椎4。随年龄增长,5块骶椎融合为一块骶骨,4块尾椎亦融合为一块尾骨。椎骨由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组成,体与弓围成椎孔。椎弓由一对椎弓根和一对椎弓板组成。弓上有7个突起,向后者称棘突,向两侧者为一对横突,上、下各有一对关节突。椎弓根上、下各有椎骨上、下切迹,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血管通过。 椎骨zhuī gǔvertebr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