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心血管、消化道、呼吸道等)、内分泌腺以及汗腺等。它的活动是在无意识下不随意进行的。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和药理学,植物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系统是在大脑皮质及丘脑下部支配下,相互拮抗,相互协调而进行活动。植物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
中枢部分 大脑皮质各个区有植物神经的代表区,其位置在相应的躯体功能区附近或与之重叠。如旁中央小叶与膀胱括约肌、肛门括约肌;枕叶与瞳孔缩小: 岛叶边缘叶与内脏活动有关。丘脑下部是植物神经系统的皮质下中枢。丘脑下部位于第三脑室底壁,界沟以下,前界为视交叉,后界为大脑脚,其中包含大约30对神经核及大量联系纤维。可分为前后两区,前区为副交感神经代表区,后区为交感神经代表区。丘脑下部与糖、水、盐、脂肪代谢;体温、睡眠、呼吸、血压调节等均有密切关系。
周围部分 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起于脊髓胸腰侧角的植物神经细胞,经过脊神经前根到达脊髓两旁不同水平的交感神经节(22~24对)内和脊柱前方的腹腔神经节内。这些纤维有的上行,有的下行,相互连结起来,形成了交感神经干。有一部分节前纤维通过交感干、节但不换神经元,终止于腹腔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一部分随脊神经分布到汗腺、血管、平滑肌。而大部分节后纤维(包括腹腔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组成神经丛,再分布到内脏器官内 (交感神经丛内亦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主要交感神经丛有
❶颈总动脉丛,随颈内和颈外动脉分布到颅腔内外,支配头部汗腺、唾液腺、瞳孔扩大肌和颅内血管。
❷心丛和肺丛分布于心脏和肺脏。
❸腹腔丛分布到胃、肝、脾、肾、肾上腺、胰腺和大小肠等。
❹盆丛分布于直肠、膀胱和子宫等。
副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于脑干和骶髓,发出的纤维在其支配的脏器附近或在脏器内的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相应的器官。因此,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比节后纤维要长得多。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于中脑Edinger-Westphal核,终止于睫状神经节,由此发出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面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源于上涎核。其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颌下腺、舌下腺。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于下涎核,节后纤维分布于腮腺。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发出的纤维分布于心、肺、肝、胰、脾、肾及横结肠以上的消化道。盆腔内脏神经起于骶髓侧角,发出节前纤维,在相应的器官附近或器官内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膀胱和其它盆腔脏器。
受植物神经支配的器官均由交感及副交感神经两方面支配。两者既相互拮抗,又相互协调。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起主要作用,休息时,副交感神经起主要作用。因此,植物神经具有维持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作用。交感神经紧张:心跳加快,冠血管扩张,血压上升,支气管扩张,肝脏放出血糖,消化管功能受抑制等。副交感神经紧张:心跳减慢,肝脏贮糖增加,消化管蠕动及消化液分泌增加。但两种神经有的功能不是相互拮抗而是相互协调。如副交感神经使唾液腺分泌稀的唾液,而交感神经则使其分泌稠的唾液。
植物神经功能是通过其神经纤维终末释放不同的化学递质来实现的。因此,Dale把植物神经按其终末产生不同的递质而分为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包括:
❶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❷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❸支配血管扩张、汗腺和子宫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包括支配心脏、肠、血管收缩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植物神经与全身各器官、腺体、血管,并与糖、水、盐、脂肪代谢以及与体温、睡眠、血压调节等均有关系,因此,植物神经障碍可以出现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但常见的症状和成为独立疾病的有:睡眠障碍、排尿和性功能障碍、体温调节障碍、流涎、呕吐和消化功能紊乱、Horner综合征、偏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雷诺病和雷诺现象、肢端红痛症、面偏侧萎缩症、发汗异常、原发性姿位性低血压、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痛性肥胖症、家族性植物神经失调症、血管迷走性晕厥和颈动脉窦综合征等。

☚ 运动神经元病   偏头痛 ☛
000118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