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棉花象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棉花象甲cotton weevils为害棉花的象甲科昆虫之统称。鞘翅目,象甲科。中国已知10余种都是为害棉叶和花蕾的害虫,主要有棉尖象、小卵象、大灰象、蓝绿象4种。其他尚有棉苗小象(大吻黑筒象),大绿象,玉米胸象,蒙古灰象甲,日本灰象甲;在稻、棉轮作区稻象甲有时也为害棉花。美洲有为害严重的墨西哥棉铃象甲,中国尚未发现,为中国对外检疫对象。菲律宾有菲岛棉铃象甲,与美洲的不是同一种。
小卵象 学名Calomycterus obconicus Chao。南方棉区发生较多。寄主有棉花、桑树等。雄虫体长3.3~3.6 毫米,宽1.6~1.8毫米; 雌虫体长3.5~3.9毫米,宽1.7~2.0 毫米。体壁暗褐色,鳞片均灰色而略发光,触角柄节覆有同样鳞片,小盾片鳞片白色。全身散布灰色毛,除腹部外,还掺杂褐色毛(图2)。以为害幼苗为主,严重时咬断叶柄,蚕食叶片。浙江年生1代,以幼虫在土下越冬,翌年5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成虫出现,7月上旬交配产卵,7月中旬卵孵化。成虫有假死性。
大灰象 学名Sympiezomias velatus Chevrolat。分布于东北、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寄主有棉花、粮食、豆类、麻类、糖料、蔬菜、烟草等多种作物及紫穗槐、洋槐、桑、加拿大杨等树木。成虫体长约10毫米,淡黄色,有光泽,鳞片金黄色,喙粗且宽,具纵沟3条。触角柄节较长,末端3节膨大呈棍棒状。前胸背板宽大于长。鞘翅卵圆形,中间有一白色横带,每一鞘翅具10条刻点沟,中部有褐色云斑。后翅退化,足腿节膨大,前胫节内缘具一列齿突。雄虫阳具先端略呈钩状 (图3)。东北两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成虫在60~80厘米土内越冬,幼虫越冬深度约40厘米。浙江年生1代,3月上旬出现成虫,先为害桑芽,6~7月转害棉花。成虫常沿叶缘咬成半圆缺刻,群集为害。卵成块产于折叶内,每雌分次产卵约700粒。幼虫孵化后落地,在土内取食腐殖质和植物根系。春季成虫中午活动,夏季则早晚活动、中午潜伏。
蓝绿象 学名Hypomeces squamosus Fabricius。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棉区。寄主有棉花、桑、茶、咖啡、松苗、玉米、甘蔗等,也取食杂草。成虫体长15~18毫米,纺锤形,黑色,表面密被翠绿、绿、金黄及灰色相间的鳞片和灰白茸毛。喙粗宽,端部鞘窄,前胸前窄后宽,中央有一宽纵沟。鞘翅基部最宽向后渐尖,每鞘翅有10条刻点沟(图4)。长江流域年生1代,华南2代。成虫4月出现,7~9月发生最多。成虫有群集性和假死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