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梯度推移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梯度推移理论Gradient Process Theory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弗农等提出的解释产业布局沿经济发展梯度方向推移或扩散的理论,源于雷蒙·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发展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的主要论点有:
❶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❷创新活动,包括创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业产品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❸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扩展与大范围的扩展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中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或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例如由纽约向相距数千里的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扩展。这时决定转移去向的就不是距离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距。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差距的反映。

梯度推移理论

解释产业布局沿经济发展梯度方向推移或扩散的理论。经济发展梯度一般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来衡量。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一般属高梯度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一般属低梯度地区。该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Raymond,1913—1999)的产品生命周期论。工业产品在其发展过程中一般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其主要产品处于创新阶段到发展阶段的产业属兴旺部门;处于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的产业属停滞部门;处于成熟阶段到衰老阶段的产业属衰退部门。各种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或扩散。梯度推移一般有三种主要的空间扩散形式:(1) 近邻扩散,即按距离远近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或扩散;(2) 等级扩散,即沿着城市等级体系由上向下推移或扩散;(3) 辐射扩散,即沿梯差较小的方向或引力大于斥力的方向呈放射状向外跳跃式推移或扩散。从各国生产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历史看,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空间推移或扩散的总体趋势一般是顺着经济发展梯度方向推移或扩散。但在某些单项技术群体方面,反梯度推移现象也是存在的,即某些产品和技术由单项技术水平高的低梯度地区向高梯度地区推移或扩散。这可看做是梯度推移的一种特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梯度理论被引入我国生产力总体布局规划与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其基本论点被表述为: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已形成东、中、西三个经济技术梯度,因此生产力的空间推移应自觉地利用这种梯度,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首先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技术转移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ladder-shap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梯度理论的逻辑前提是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这一理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例如,纺织、钢铁、造船等行业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曾经都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创新部门,在产业革命中起过打先锋的作用,但现在已成为衰老部门。
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其主要论点有:
❶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不但说明它今天经济发展实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住发展的势头,这种地区因此也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种种不祥征兆,或已陷入严重危机之中。这种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
❷创新活动,包括创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❸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中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是因为创新多发源于城市密集带内的中心城市,当社会上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大,创新地已经没有能力单独把生产发展到能够充分满足需要的水平时,邻近的城市就会凭借近水楼台之便,把这种产品的生产接过来。这时,即使它们本身的条件并不具备,例如说,技术力量不足,协作条件不完全具备,也可以靠与创新地之间业已建立起的密切关系,通过协作来求得问题的解决。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或区域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例如由纽约向相距数千里的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扩展。这时决定转移去向的就不是距离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距,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差距的反映。只有处在第二梯度上的城市才有能力很快接受并消化发源于第一梯度的创新产业部门或创新产品,才有能力把这些产品更广泛、深入地销售到它们各自控制的市场区中。同理,以后随着产品生命的成熟与老化,它们的生产还会顺序向第三、第四梯度上的城市转移,甚至还会由城市向乡镇、农村转移。农村地区的许多创新(主要在农村牧业生产及其产品加工等方面)也往往是先反馈到城市系统中,然后通过这个系统,扩展到全国有需要的地区。

☚ 日本“四全综”   城市等级规模法则 ☛
000027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