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书 书名。 即《尚书》。也称《书经》。 儒家经典之一。 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一部史料汇编。其作者盖上古的历代史官。相传由孔子编选整理而成。 但其中有些篇据学者考定当为后来儒家补充进去,如《尧典》、《禹贡》、《洪范》等均为战国时作品。《书》与《诗》、《礼》、《乐》同为孔子传授的主要典籍,也是孔子常常谈到的典籍。“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有人问孔子为何不参政,孔子引《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认为推行孝道“是亦为政也。 ”(《论语·为政》)而《孟子》、《大学》、《中庸》中引《书》论事论理更不胜枚举。《礼记·经解》托名孔子说:“疏通知远,《书》教也。”《书》教失误,人们就会诬说,“疏通知远而不诬,深于《书》者也。”是将《书》看成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手段。至战国时《书》已受到人为的破坏。 《孟子·万章下》载北宫绮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 ”秦焚书后,西汉初仅有原秦博士伏胜所传二十八篇,因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定,故名《今文尚书》,武帝时又加入《泰誓》一篇,合有二十九篇。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亦称《逸书》,已佚,和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所献的伪《古文尚书》。 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有明汲古阁刻本、清武英殿刻本、清阮元校勘本等。 《书》中保存先秦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及“天命”、“敬德”、“保民”、“五行”等思想方面的资料。 注本有唐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宋蔡沈的《书经集传》、清江声的《尚书集注音疏》、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