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梨象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梨象虫pear curculio梨树蛀果害虫。学名Rhynchites foveipennis Fairmaire。鞘翅目,象虫科。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和四川。为害梨和苹果。成虫长12~14毫米,紫铜色,有金属光泽。全体密布刻点和短毛。雄虫头喙先端稍向下弯,触角着生在近头喙的前端,雌虫头喙略直,触角位于近头喙的中间。前胸略呈球形,背面有一个倒“小”字形凹陷。鞘翅刻点粗大,纵排成9行。卵椭圆形,乳白或黄白色,表面光滑。末龄幼虫长约12毫米,头部淡褐色,胸、腹部淡黄白色,略弯,背面多横皱,胸足退化。裸蛹长8毫米左右,乳白色(见图)。
中国北方梨区,年生1代,或两年发生1代。一年1代以成虫越冬; 两年1代,第一年以幼虫越冬,第二年成虫越冬,及至第三年春季才出土。成虫发生期从5月上旬至7月下旬,盛期在5月末至6月上旬。成虫出土与雨水有密切关系,雨后有大量成虫出土,如气候干旱,则成虫明显减少。成虫出土后,先飞到梨树树冠下部较低的枝条上取食幼果,将果面吃成几道沟痕或几个凹坑。10日后开始交配产卵,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整个树冠。成虫产卵前先咬伤果柄基部,而后再到果实上咬一小孔,将卵产入,随即以粪便封闭孔口,每孔产1粒,少数2粒或3粒。卵期约6天。幼虫孵化后即在果中蛀食,被害果常皱缩,易掉落,掉落早的在产卵后4天,迟的为20天,以10天左右的居多。幼虫在果中的为害期有19~30天,少数延至45天。末龄幼虫即脱果入土。幼虫脱果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幼虫脱果早的以年生1代的比率高。入土后经1个月左右化蛹,蛹期33~62天,而后变为成虫越冬;脱果晚的则2年1代的比率高,当年即以幼虫越冬,第二年变为成虫越冬。正常年份,一年1代的约占3/4,两年1代的仅为1/4; 若气候干旱使成虫出土期推迟,加强前期防治也能降低一年1代部分的虫量。因此,应重点加强成虫出土盛期的防治,即在雨后树盘内撒布敌百虫马拉硫磷混合粉剂或喷洒辛硫磷,经7天后成虫尚未产卵前对树冠再喷洒一次敌百虫水液,并辅以及时拣毁落果,耕翻梨园等措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