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梨园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梨园原

梨园原

戏曲表演论著。清黄旛绰等著。成书于嘉庆二十四年,仅有抄本。后经叶元清修订,于道光九年再度成书,亦有抄本流传。1917年由梦菊居士汇辑两种抄本加以校订并铅印出版。此书关于舞台体验的论述颇多真知灼见,对舞台演出中的常见弊病、念白的发声吐字、戏曲演员形体训练和舞台动作的某些规范及要领等多方面均有涉及。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表演艺术专著。在研究明末清初至乾隆年间昆山腔的表演艺术方面尤具参考价值。建国后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 曲海总目提要   遇云阁曲谱 ☛
梨园原

梨园原

戏曲论著。清黄旛绰等著。一卷。原名《明心鉴》,作者系乾隆、嘉庆年间艺人,署名黄旛绰。后经他的朋友庄肇奎(胥园居士)增加一些内容,改书名为《梨园原》。到道光时候,黄的弟子俞维琛、龚瑞丰得到原书残稿,并各出心得,托友人叶元清(秋泉居士)代为补正,再度成书。这是一本关于戏曲表演的专著。全书的主要内容有:《艺病十种》批评了表演上常见的十种弊端;《曲白六要》说明戏曲中道白表演的注意事项;《身段八要》着重提出一套有关形体训练和舞台形体动作的基本规范要点;《宝山集六则》是从名叫《宝山集》的书里转录的有关表演艺术的论述。此外还摘录了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及其他书中的一些论曲见解。《梨园原》一书体现了中国戏曲表演的艺术精神。关于中国戏曲演员对内心体验与外部动作关系的理解,关于演员的训练方法,关于角色的创造,关于戏曲表演与观众的关系等等许多问题,在书中均有涉及。由于作者是艺术修养很深的艺人,因而书中内容多系表演艺术经验之论,特别具有实践指导价值。此书一向只有钞本流传,至1917年,才由梦菊居士汇辑、校订并初次排印出版。《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收有此书。参见“艺病十种”、“身段八要”。

☚ 论曲绝句十四首   明心鉴 ☛
梨园原

梨园原

清·黄 绰等撰。一卷。一名《明心鉴》。成书于嘉庆二十四年,修正增补于道光九年。黄氏为戏曲艺术修养很深的艺人,故此书所谈论,多为表演艺术方面精湛扼要的实际经验,是古代曲论中唯一的以论述舞台表演技艺为主的著作。其中如《身段八要》,按脚色身分与所处环境,提出表情、动作上应具有之特征。《曲白六要》,阐述道白在发声吐音方面应注意之处。《宝山集载六宫十三调》,分析仙吕宫,南吕宫等六宫十三调的不同旋律和气氛。再如《艺病十种》、《宝山集八则》等,同样是有很高借鉴价值的舞台经验之谈。有梦菊居士汇辑排印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 养一斋诗话   昭味詹言 ☛

梨园原

曲论。清黄旛绰撰。一卷。旛绰为乾嘉时老艺人。生平不详。此书初名《明心鉴》,后经胥园居士(庄肇奎)增加考证,改今名。前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序。书成未刻。道光时,经叶元清修正增补,再度成书,有道光九年序。但仍未刊行,只以稿本流传,约一万三千字。一九一七年铅印。此书以论表演技术为主,为古代戏曲论著所仅见。因书中多系经验之谈,为古代艺人表演艺术之结晶,对戏剧文学及提高表演技巧均有参考价值。有民国间北京中华印字馆铅印本(附《老狼讨封》),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