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梧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梧州 梧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岭南道。宋代沿置。《旧唐书·地理志四》: “梧州: 下。隋苍梧郡。武德四年(公元721年) 平萧铣,置梧州,领苍梧、豪静、开江3县。贞观八年 (公元634年) 割藤州之孟陵、贺州之绥越来属。十三年,废豪静县。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改为苍梧郡。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复为梧州也。旧领县4,户3084,口5423。天宝领县3,户5000。至京师5500里,至东都5100里。” ☚ 无为州 梧州路 ☛ 梧州 梧州古时名城。今为广西梧州市。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仓梧郡,隋文帝时改郡为封州,炀帝时复为苍梧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梧州。元至元十三年升为梧州路,明洪武元年改为梧州府,清因之。宋开宝六年始筑砖城,清雍正十一年修整,城周八百六十丈,高二丈五尺。设城门五座,东曰正东门,西曰西江门,北曰大云门,南曰南薰门,西南曰德政门。府治位于城之西南角,有苍梧县附郭。有大云山、金石山、系龙洲、栖凤台、奎光塔、火山等名胜古迹。桂江春水、云岭晴岚、鳄池漾日,鹤岗返照、金牛仙渡、龙洲砥峙、水井泉香、火山夕焰为府治八景。 ☚ 平乐 浔州 ☛ 梧州 梧州Wuzhou广西重要的贸易城市和港口。素有“广西门户”之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西江和桂江会合处,东临广东省。全市辖万秀、白云、蝶山、郊区4个区和苍梧县。总面积4 57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7平方公里,建成区13平方公里。1988年底市区人口27.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3.7万人。梧州是一座有2 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战国时属楚地,秦属桂林郡。汉初南越王赵佗在此建苍梧王城,为苍梧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名为梧州。唐以后各代为梧州州、路、府治。1927年曾设市。1943年废。1949年又由苍梧县析置。1988年被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梧州农副土特产丰富,主要农副产品有糖蔗、松脂、茶叶、烤烟、桑蚕、油茶、玉桂、板栗、八角等,热带水果有荔枝、李子、柑、橙、柚子、香蕉等,其中古凤荔枝、元堡茶驰名中外。梧州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现拥有轻工、纺织、化学、食品、机械五大工业为支柱的工业生产体系,其中尤以日用轻工和食品著称海内外。1988年共有市属工业企业247家,工业总产值达11.34亿元。优质工业品有中华跌打丸、象山牌豆浆晶、三蛇酒、蛤蚧酒等,它们不论产量、质量、内外销量均居全国首位。梧州市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向为广西西江流域农、林资源集散地和出口基地。这里建有相当规模的各类专业仓库、露天货场,其中有闻名中外的全国最大的蛇仓(年储活蛇50万条)和“万鳖池”、“百万柚子仓”等。出口产品达61大类、400多个商品,共2 000多个花色品种。近几年来,梧州出口创汇额占广西45%左右。1988年梧州口岸出口创汇1.94亿美元。梧州港是全国十大内河港口之一,为珠江水系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港。以梧州港为中心的西江主流航道长500多公里,全年可通航500吨级船舶。梧州港现有各类客货码头99个,169个泊位,泊位总长6.7公里。码头装卸机械化程度较高,拥有各类运输船1 200多艘,载重吨位11万多吨。年货物吞吐能力达500多万吨,占广西出口总值的近一半。 ☚ 北海 海口 ☛ 梧州市名。位于广西东部,桂、浔两江与西江汇合处。有机械、木材加工、电力等工业。广西最大河港及著名山城。 梧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所在苍梧县(今广西梧州市)。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苍梧郡,乾元元年 (758年) 仍复梧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 改为梧州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