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梅贻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梅贻琦1889—1962

天津人
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长。后去台湾,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号:月涵

梅贻琦

梅贻琦博士
梅贻琦先生二三事
清华老人的生与死
悼一代学人梅贻琦
梅贻琦与清华
挽梅月涵先生
一代学人梅贻琦
对梅贻琦校长的怀念
梅校长月涵博士七秩年谱记要及其与清华有关
事迹
王理璜
于维杰
杨 尉
甘立德
李青来
陶希圣
余甦贤
孙观汉
清华学报社
*中央日报1956年12月9日
*中央日报1958年8月31日
*联合报1962年5月20日
*中华日报1962年5月20日
*中央日报1962年5月20日
*中央日报1962年5月23日
*中央日报1962年11月18日
*中央日报1965年3月14日
*清华学报1960年2卷1期
梅贻琦先生与清华大学
诲人不倦的梅贻琦校长
梅贻琦——一位平实真诚的师友
五月十九日念“五哥”
刘崇鋐
居浩然
叶公超
梅贻宝
*中美月刊1961年6卷12期
*文星1961年8卷1期
*传记文学1965年6卷5期
*传记文学1965年6卷5期,*学府纪闻
国立清华大学第126页
酒杯边的琐忆
我最初认识梅月涵先生的一件小事
回忆梅月涵校长
梅贻琦(1889—1962)
黄季陆
王云五
罗香林
*传记文学1965年7卷4期
*传记文学1967年10卷6期
*传记文学1972年21卷6期
*传记文学1973年23卷4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197页
张梅两校长印象记(张伯苓、梅贻琦)柳无忌*传记文学1980年36卷1期,柳无忌散文
选第29页
怀念梅校长——月涵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
协助清华在台复校琐忆——为纪念梅校长逝世
二十周年而作
徐贤修
赵賡
*传记文学1982年40卷6期
*传记文学1982年40卷6期
梅贻琦
我与梅贻琦
(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韩咏华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9分册第10页
文化史料第4辑第1页

梅贻琦先生与清华大学
梅贻琦先生和西南联大
梅贻琦先生二三事
同甘共苦四十年——记我所了解的梅贻琦
记教育家梅月涵先生
怀念梅贻琦先生
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校务领导体制和前校长
梅贻琦
黄延复 孙敦恒
郑天挺
王振中
韩咏华
吴泽霖
施嘉炀
陈岱孙
文化史料第4辑第8页
文化史料第4辑第26页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第100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第54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第70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第81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第86页
梅贻琦先生办学重视美育
献身大学教育的梅贻琦先生——记西南联大始
末及其成就
张清常
沈刚如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第97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第99页
梅贻琦(1889—1962)
梅贻琦(1889—1962)
周邦道
戴晋新
*近代教育先进传略(初集)第277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2册第435页

梅贻琦

梅贻琦先生纪念集
梅贻琦教育思想初探
梅贻琦先生与西南联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纪念梅贻琦先生诞辰
百周年
黄延复主编
熊明安
黄延复
卞慧新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448页
上海高教研究1986年4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增刊
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6期
《梅贻琦日记选》书后
两岸清华校长梅贻琦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诞生10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
举行
闻黎明 侯菊坤
庄志龄
李方诗等主编
近代史研究1990年1期
档案与史学1998年1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352页
20世纪中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1889—1962)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17页

梅贻琦
深情萦故里的清华校长梅贻琦
教育先驱者梅贻琦
梅贻琦(1889—1962)
梅贻琦(1889—1962)
黄延复
庄志龄
黄延复
廖盖隆等主编
黄延复
民国人物传第8卷第412页
民国文坛名流归宿第125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4卷第304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817页
清华人物志(三)第1页

梅贻琦1889—1962

号月涵。天津人。1908年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南开中学前身)毕业,后进保定高等学堂。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公费。次年进马萨诸塞州斯特综合工业学院攻读电机工程,获硕士学位。1914年学成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1926年任教务长。1931年任清华大学校长,其间曾率中华教育团去美国考察公费留学生情况。抗日战争爆发后,实际主持西南联合大学校务,由于保持了高质量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948年12月去南京,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次年赴巴黎参加科技情报会议。同年9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1953年任台湾国民党当局设在美国的文化顾问委员会主席。1955年11月去台湾,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第二年在新竹建立台湾第一座原子炉,并创办台湾“清华大学”,任校长。1958年被台湾当局任命为“教育部”部长。1959年任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兼任“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1年因病辞职。次年5月19日在台北病逝。

梅贻琦

梅贻琦

号月涵,天津人,1889年生。早年就读于南开学堂、保定高等学堂。1909年留学美国,入华塞斯特工业学院学习电机工程,1914年获硕士学位回国。1915年进清华学校任教,1922年任物理系主任。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31年任清华大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南迁,合并为长沙临时大学,和蒋梦麟、张伯苓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不久,长沙临时大学再迁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主席,经常驻校办公。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结束,返北平主持清华大学。北平解放前夕,飞往南京。1949年6月往巴黎参加联教组织科学会议。1955年11月去台湾,在台湾筹建清华原子能科学研究所。1958年任台湾当局“教育部”部长,1959年兼任台湾“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湾清华大学校长。1961年辞 “教育部”部长,仍兼台湾“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2月当选为台湾 “中央研究院” 院士。同年5月19日病故。

☚ 梅岭高   萧一山 ☛
000053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