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梅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梅葛

梅葛

彝族民间创世史诗。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姚安、大姚、盐丰等地区。全诗分为创业、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部分,也有的民间文学将其分为创世、造物、风习三部分。史诗的原始资料约二万余行,篇幅巨大,包罗万象。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反映了彝族先民对天地开辟的认识。“创世”、“造物”部分讲述了天地的形成和人类起源。格滋天神为了开辟天地放下九个金果,变成了九个儿子,九个儿子有五个来造天。他又放下七个银果,变成七个姑娘,其中有四个造地。这些儿子和女儿拿彩云、青苔做衣裳,用泥巴、露水当口粮。可是造成的天小地大,他们请阿夫的三个儿子把天拉大,又放出三对麻蛇把地缩小,天地才相合。他们用雷震试天,用地震试地,发现天地不稳。便用公鱼、母鱼撑地角、地边;又用老虎的四根大骨头作撑天柱。天上的日、月、星、云、虹,地上的树、江海、禽兽是老虎尸体的各部分变的,巨兽化成了万物。天神格滋撒下三把雪,落地变成三代人。前两代人被太阳晒死,第三代人在洪水滔天时只有老五和妹妹幸存。妹妹生下葫芦,从葫芦中走出九个种族,从此,世界上人烟又开始兴旺。“风习”部分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变化过程,描写了他们的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

☚ 桑妹与西郎   勒俄特依 ☛

梅葛

 

(彝 族)

开天辟地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
 远古的时候没有地。
 要造天啦!
 要造地啦?
 哪个来造天?
 哪个来造地?
 
 格滋天神要造天,
 他放下九个金果,
 变成九个儿子。
 九个儿子中,
 五个来造天:
 一个叫阿赌,
 一个叫庶顽,
 一个叫贪闹,
 一个叫顽连,
 一个叫朵闹,
 这是造天的儿子。
 
 格滋天神要造地,
 他放下七个银果,
 变成七个姑娘。
 七个姑娘中,
 四个来造地:
 一个叫扎则,
 一个叫戬则,
 一个叫慈则,
 一个叫勤则,
 这是造地的姑娘。
 
 造天的儿子有啦!
 造地的姑娘有啦!
 造天的儿子没有衣裳穿,
 拿云彩做衣裳;
 造地的姑娘没有衣裳穿,
 拿青苔做衣裳。
 
 造天的儿子有啦!
 造地的姑娘有啦!
 造天的儿子没有粮吃,
 拿露水当口粮;
 造地的姑娘没有粮吃,
 拿泥巴当口粮。
 吃的有啦!
 穿的有啦!
 
 造天没有模子,
 造地没有模子;
 天像一把伞,
 地像一顶轿;
 拿伞做造天的模子,
 拿轿做造地的模子;
 蜘蛛网做天的底子,
 蕨菜根做地的底子。
 
 造天的五个儿子,
 胆子有斗大,
 个个喜欢赌钱,
 个个喜欢玩闹。
 大儿子守着赌,
 大儿子守着玩,
 二儿子躲着赌,
 二儿子躲着玩;
 三儿子跳着赌,
 三儿子跳着玩;
 四儿子把着赌,
 四儿子把着玩;
 五儿子忙着赌,
 五儿子忙着玩。
 弟兄五个赌着来造天,
 玩着来造天,
 睡着来造天,
 吃着来造天。
 他们天天吃喝玩乐,
 一天一天懒过去,
 一天一天混过去。
 
 造地的四个姑娘,
 精细又细致,
 个个喜欢造地,
 个个喜欢劳动。
 大姑娘飞快地做,
 二姑娘甩手地做,
 三姑娘手不停地做,
 四姑娘顾不得吃饭地做。
 姊妹四个,
 忘了吃穿来造地,
 忘了睡觉来造地;
 不管天睛下雨来造地,
 不分白天黑夜来造地;
 耐耐心心地造地,
 勤勤恳恳地造地,
 一天一天过去,
 一点一滴造成。
 
 过了很久很久,
 五兄弟把天造好了,
 四姊妹把地造好了。
 不知道天有多大,
 不知道地有多大。
 要量天啦!
 要量地啦!
 请什么来量天?
 请什么来量地?
 
 请飞蛾来量天,
 请蜻蜓来量地,
 天上量一量,
 地下量一量,
 天有七𢪘,
 地有九𢪘,
 天造小了地造大了,
 天盖地呀盖不合。
 
 弟兄五个不在意,
 放心去玩耍;
 姊妹四个心着急,
 恐怕天神来责骂。
 
 格滋天神知道了,
 告诉四姊妹:
 “不要心焦,
 不要害怕,
 地做大了,
 有人会缩;
 天做小了,
 有人会拉。
 地缩小,
 天拉大,
 天就能盖地啦!”
 
 阿夫会缩地,
 阿夫会拉天。
 请阿夫的三个儿子,
 抓住天边往下拉,
 把天拉得大又凹。
 
 放三对麻蛇来缩地,
 麻蛇围着地边箍拢来,
 地面分出了高低,
 地边还箍得不齐。
 放三对蚂蚁咬地边,
 把地边咬得整整齐齐。
 放三对野猪来拱地,
 放三对大象来拱地,
 拱了七十七昼夜,
 有了山来有了箐。
 有了平坝有了河。
 天拉大了,
 地缩小了,
 这样合适啦!
 天地相合啦!
 
 不知天牢不牢,
 不知地牢不牢。
 要试天啦!
 要试地啦!
 打雷来试天,
 地震来试地;
 试天天开裂,
 试地地通洞。
 
 天开裂要补起来,
 地通洞要补起来;
 格滋天神叫五个儿子补天,
 格滋天神叫四个姑娘补地。
 
 用松毛做针,
 蜘蛛网做线,
 云彩做补丁,
 把天补起来。
 
 用老虎草做针,
 酸绞藤做线,
 地公叶子做补丁,
 把地补起来。
 
 天补好了,
 地补好了。
 打雷时天不会垮,
 地震时地不会塌,
 可是补好的天还在摆,
 补好的地还在摇;
 因为没有撑天的柱,
 没有撑地的柱;
 要找撑天的柱,
 要找撑地的柱。
 
 格滋天神说:
 “水里面有鱼,
 世间的东西要算鱼最大;
 公鱼三千斤,
 母鱼七百斤;
 捉公鱼去!
 捉母鱼去!
 公鱼捉来撑地角,
 母鱼捉来撑地边。”
 
 公鱼不眨眼,
 大地不会动,
 母鱼不翻身,
 大地不会摇,
 地的四角撑起来,
 大地稳实了。
 大地撑住了,
 大地稳实了;
 没有撑天柱,
 天还在摇摆。
 格滋天神说:
 “山上有老虎,
 世间的东西要算虎最猛。
 引老虎去!
 哄老虎去!
 用虎的脊背骨撑天心,
 用虎的脚杆骨撑四边。”
 
 造天五弟兄,
 胆子有斗大,
 他们会撵山,
 他们去引虎。
 
 手中紧握大铁伞,
 伞把装上铁弯钩。
 十二架山梁上引一引,
 老虎张着大嘴走出来,
 老虎抖着身子走出来,
 老虎被引出来啦!
 
 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奔来,
 老虎抖着斑斓的身子扑来,
 造天五弟兄,
 忙把伞撑开,
 挡住了老虎,
 钩住了老虎。
 老虎被哄住啦!
 老虎被钩住啦!
 
 山草掺上棕,
 棕毛掺山草,
 索子搓出来,
 不能多一拿,
 不能少一𢪘,
 索子搓成十二,
 牵着老虎走回来。
 
 猛虎杀死了,
 大家来分虎。
 四根大骨莫要分,
 四根大骨作撑天的柱子;
 肩膀莫要分,
 肩膀作东南西北方向。
 把天撑天起来了,
 天也稳实了。
 天上没有太阳,
 天上没有月亮,
 天上没有星星,
 天上没有白云彩,
 天上没有红云彩,
 天上没有虹,
 天上什么也没有。
 
 地上没有树木,
 地上没有树根,
 地上没有大江,
 地上没有大海,
 地上没有飞禽,
 地上没有走兽,
 地上什么也没有。
 
 虎头莫要分,
 虎头作天头。
 虎尾莫要分,
 虎尾作天尾。
 虎鼻莫要分,
 虎鼻作天鼻。
 虎耳莫要分,
 虎耳作天耳。
 
 虎眼莫要分,
 左眼作太阳,
 右眼做月亮。
 虎须莫要分,
 虎须作阳光。
 虎牙莫要分,
 虎牙作星星。
 虎油莫要分,
 虎油作云彩。
 虎气莫要分,
 虎气成雾气。
 虎心莫要分,
 虎心作天心地胆。
 虎肚莫要分,
 虎肚作大海。
 虎血莫要分,
 虎血作海水。
 大肠莫要分,
 大肠作大江。
 小肠莫要分,
 小肠变成河。
 排骨莫要分,
 排骨作道路。
 
 虎皮莫要分,
 虎皮作地皮。
 硬毛莫要分,
 硬毛变树林。
 软毛莫要分,
 软毛变成草。
 细毛莫要分,
 细毛作秧苗。
 
 骨髓莫要分,
 骨髓变金子。
 小骨头莫要分,
 小骨头变银子。
 虎肺莫要分,
 虎肺变成铜虎肝莫要分,
 虎肝变成铁。
 虎贴莫要分,
 虎贴变成锡。
 腰子莫要分,
 腰子作磨石。
 
 大虱子变成老水牛,
 小虱子变成黑猪黑羊,
 虱子蛋变成绵羊,
 头皮变成雀鸟。
 
 最后分虎肉,
 虎肉分成十二份,
 一份也不多,
 一份也不少。
 
 给老鸦一份,
 老鸦吃了喜欢。
 “呱! 呱! 呱!”
 遍山遍野叫。
 
 给喜鹊一份,
 喜鹊吃了也喜欢。
 “啾! 啾! 啾!”
 飞去踩秧苗。
 
 竹鸡分一份,
 竹鸡吃了也喜欢。
 “好着着!好着着!”
 叫着飞了过去。
 
 野鸡分一份,
 野鸡吃了也喜欢。
 “嗾呼呼!嗾呼呼!”
 叫着飞了过去。
 
 老豺狗分一份,
 吃了去拖猪,
 吃了去拖羊,
 叫着跑上山去。
 
 画眉分一份,
 画眉吃了心喜欢。
 “叽哩哩!叽哩哩!”
 叫着飞了过去。
 
 黄蚊子分一份,
 黄蚊子吃了心喜欢。
 “天黄黄!地黄黄!”
 叫着飞了过去。
 
 黄蜂分一份,
 黄蜂分着了心喜欢。
 葫芦蜂分一份,
 葫芦蜂分着了心喜欢。
 老土蜂分一份,
 老土蜂分着了心喜欢。
 大蚊子分一份,
 大蚊子分着了心喜欢。
 绿头苍蝇分一份,
 绿头苍蝇吃了心喜欢。
 
 饿老鹰没有分着,
 饿老鹰呀心不甘。
 一飞飞上天,
 伸开了翅膀,
 遮住了太阳。
 
 天变成黑乌乌一团,
 地变成黑乌乌一团,
 再也分不出白天,
 再也分不出夜晚。
 
 哪个能治饿老鹰?
 绿头苍蝇能治饿老鹰。
 绿头苍蝇飞上天,
 落在老鹰翅膀上,
 密密麻麻下了子。
 
 过了三天,
 过了三夜,
 老鹰翅膀生了蛆,
 翅膀生蛆跌下来。
 太阳发亮啦!
 有了白天啦!
 
 老鹰掉在地上,
 把地遮了一半,
 还是只有黑夜,
 还是没有白天。
 
 谁能抬老鹰?
 蚂蚁抬老鹰。
 老鹰抬开了,
 昼夜分出来。
 
 有白天啦!
 有黑夜啦!
 天亮太阳出来啦!
 天黑月亮出来啦!

 
 《梅葛》是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部创世史诗。《梅葛》原是彝语的译音,它本来是一种调子的名称。这里作为史诗的题目。《梅葛》全诗五千七百余行,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创世》,讲述了天地开辟,人类起源和洪水泛滥。第二部分《造物》,它涉及到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狩猎、畜牧、农事等。第三部分,《婚事和恋歌》,直接记叙了彝族远古时期的生活习俗。第四部分《丧葬》讲叙了彝族的祖先崇拜及丧葬习俗。神话史诗《梅葛》具有它宝贵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本文分析一下《创世》部分中的一节。
 文章的开篇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要造天啦! 要造地啦! 哪个来造天? 哪个来造地?”天地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人类长期所探寻的问题。原始人类身受自然的恩泽,也束手无策地承受自然的暴虐,他们更为自然的奥秘所困惑。“原始人的思想虽然简单,却喜欢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等等。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是开天辟地神话,便是他们的原始的哲学,他们的字宙观”(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彝族先民的原始哲学和宇宙观,在 《梅葛》 的 《创世》 部分得到充分的体现。
 彝族先民如何看待天地的起源呢? 文章告 诉我们,天与地是由格滋天神创造的:“格滋天神要造天,他放下九个金果,变成九个儿子,九个儿子中,五个来造天。”“格滋天神要造地,他放下七个银果,变成七个姑娘,七个姑娘中,四个来造地”。在这里彝族先民驰骋想象幻想出格滋天神的崇高神象。他是一位无比能干而又关心世间兴衰的大神。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 材料》中说:“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把神话中 “神们的行事”看作真实生活本身未免可笑,但是任何想象又只能依据人类本身的生活经验,格滋天神可以生儿育女,他的儿女们一样要穿衣吃饭,一样要玩耍嬉戏,这不俨然是一幅人间的图画吗?在造天造地的过程中。没有图样,没有模式:“拿伞做造天的模子,拿轿做造地的模子,蜘蛛网做天的底子,蕨菜根做地的底子。”伞、轿、蜘蛛网、蕨菜根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件,可见彝族先民在对宇宙万物的解释中,倾注他们素朴的唯物主义的观念和意识。
 文章继续展开神奇的幻想,细腻动人地描绘了格滋天神的儿女们造天造地的过程:“姊妹四个,忘了吃穿来造地,忘了睡觉来造地; 不管天睛下雨来造地,不分白天黑夜来造地;耐耐心心地造地,勤勤恳恳地来造地。一天一天过,一点一滴造成。”在生产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劳动是人生存的先决条件。原始人值得赞扬的方面,就是他们在“备受折磨”之中不甘屈服的英雄气慨。值得提出的是,作品特别讴歌了女性的惊人的创造力及艰苦卓越的创造精神,这反映了在更为遥远的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的权威与地位。
 造好天地之后,神话故事的情节继续在想象中推进,作品展示了丈量天地后,天小地大,因而拉天缩地的情节。在丈量天地,使天地相合的过程中,出现了麻蛇、蚂蚁、野猪等动物的形象。这是因为原始人对动物的依赖和崇拜,说明人类的愚昧无知、朴野无文,但对自然、对自身都茫无所知的人类,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充满解释自然的执着的愿望,“放三对麻蛇来缩地”、“放三对蚂蚁咬地边”。作品对天地周全的解释如此幼稚荒诞,丰富奇特,但却闪烁着彝族原始先民思维的火花。他们不能正确地解释自然,但却表现出积极的探索精神。
 造好天地之后,如何使天地不遭塌陷,长久永固? 幻化的格滋天神命他的儿子们“用虎的脊梁骨撑天心,用虎的脚杆骨撑四边。”于是,作品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原始氏族社会的捕虎图:“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奔来,老虎抖着斑斓的身子扑来,造天五弟兄,忙把伞撑开,挡住了老虎,钩住了老虎”。这是蒙昧时期集体狩猎生活的真实写照。杀死了猛虎,“四根大骨作撑天的柱子”,“肩傍作东南西北方向”。这种有声有色的劳动创造,给人以古朴的壮美之感。这活泼奔放的想象又与其他民族的 《创世纪》不同,它倾注了彝族先民的纪念和意识,因此,我们通过神话不仅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物质文化的发展,还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
 在彝族先民的概念里,虎是一位原始大神。《梅葛》关于虎图滕神话的历史。较之人格化的天神——格滋天神要遥远得多。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是虎化成的:虎的左眼作太阳,右眼作月亮,虎牙作星星,虎肚作大海,虎肠作江河,虎毛为树林……在彝族先民得来,宇宙开辟皆缘于虎,这集中体现了彝族原始先民对虎的崇拜。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载:
 “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地产羊马,其人椎髻跣足,披毡,其首领披虎皮。”
 据有关学者考证,这披虎皮的民族为今滇东西曲靖,宣威至黔西北毕节地区的彝族先民。又《方舆纪要》称凉山彝族为“罗蛮”,他们自称为“罗罗”。“罗罗,虎也”。《山海经·海外北经》云:“有青兽焉。状如虎,其名罗罗。”可见,彝族以虎的子孙自命,虎在彝族先民眼里处于崇拜的地位。这个时期“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神灵以及关于大主宰的模糊观念”(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宇宙万物都是由虎肢解化成的。正是,彝族先民“大主宰”的模糊观念的反映。彝族产生了原生虎图滕崇拜,以发展中又带着图滕崇拜的各种信仰进入了祖先崇拜。这堆垒积层构成彝族原始宗教的有机整体。
 《梅葛》谈到虎肢解后化生成世界万物,这与汉文文献《三王历纪》记载的盘古神话同属于“垂死化生”型神话。类似的神话在巴比伦、印度、北欧、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中也有流传,类似的神话还出现在我国哈尼、普米、布依、壮、侗、苗、瑶、布朗等民族的神话中。“垂死化生”型神话表明:天地及万物均是由局外的物构成的,“变”来的,他们从自然界的沉升、枯死、生衰的过程中,进行直观的类比的联想,以此解释自然的奥秘。这确实闪耀着原始人极其朴素的唯物观。
 古朴的彝族神话《梅葛》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一,《梅葛》的想象是丰富奇特的。彝族先民处于高寒山区,曾经历过漫长的狩猎时期,他们想象万物是由虎肢解而成的,类似的想象,既新奇又合理。使人感到原始人既是那样的天真,但同时又富有从现实生活中进行广泛联想的天赋。《梅葛·创世》是一幅宏阔的“宇宙谱”,表现出彝族先民令人叹为观止的宏伟气魄。其二,从形式看,情节连贯而完整,每一部分都可独立成篇,篇中有问有答、连环紧扣,辗转反复、层层深入,给人以娓娓动听的音乐感。
梅葛5260那个。吴语。浙江诸暨王家井。

梅葛

彝族史诗之一。口头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前半部以记述彝族古代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显示了人民群众在远古时代战天斗地的武勇精神。后半部描写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是生动的文学篇章。形成时间较早,具体年代和作者不详。有汉文译本。是研究楚雄地区彝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