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梅花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梅花诗 梅花诗李应桂作。有《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清初刊本,题“蕊庵李应桂填词”。二卷,二十九出。叙石液与毕临莺、梅凌春二女事。先是凌春在苏州玄墓古香亭留下梅花诗;继而石生来观梅赋诗,见凌春诗篇径自揭下;其后,临莺在古香亭揭得石生诗笺,慕才而病。石生急欲访寻赋诗女子,竟放弃梅翰林家馆地,不知此人即梅翰林之女。文在兹欲冒名赴馆,谎谓赋诗女子为淮南毕氏。于是真真假假,错中有错,出现改姓易名、变换男女种种情节。最后二女同嫁石液,由毕临莺补咏梅花诗作结。作者强调男女应“相感以才”,“才也,而德见矣,是岂其情足固哉”(见项度序)。 ☚ 小河洲 竹叶舟 ☛ 梅花诗 梅花诗中国古代笑话。尝闻梅花观题壁诗云:“红帽哼兮黑帽呵,风流太守看梅花;梅花忽地开言道,小的梅花接老爷。”诗虽鄙俚,可以愧花间喝道之辈。《桐阴清话》。 ☚ 堵子 检觅凤毛 ☛ 梅花诗 梅花诗元组诗名。七绝。王冕作。见《元诗选》二集《竹斋集》。王冕善画梅,也善咏梅,这组梅花诗是他为自己所绘梅花而作的题画诗,共五十八首。其中最有名的是《墨梅》和《白梅》二首。《墨梅》诗为:“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白梅》诗为:“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两首诗都是以梅花来表现自己的志节情操。前者着重抒写不求彩艳华丽,只求淡雅清新的高风亮节;后者在颂美梅花的芬芳中,寄托兼善天下的大志,绝俗而又人世,品高而兼志大,既是咏梅,又是自白。两首皆用比兴手法,借梅喻人,突出了人格美。语言清新朴实,意味深长。 ☚ 上京即事 庐山瀑布谣 ☛ 梅花诗庾信
这是一首咏梅抒怀诗。从诗中抒发的感情来看,似是屈仕北朝之作。庾信是齐、梁著名宫体诗人庚肩吾之子,自幼聪敏博学,先后任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并与徐摛、徐陵父子同任梁简文帝萧纲的东宫抄撰学士,出入宫廷,写了不少轻薄绮丽的宫体诗赋。侯景之乱时令,建康失守,全军溃退,潜逃江陵。梁元帝萧绎时,他奉命出使西魏。西魏陷江陵,他被扣留长安。北周代魏,虽历官清显,但亡国之痛,乡关之思,屈仕西魏、北周忍诟含耻的遭际,使他痛心疾首,念念不忘。由于环境和心情的变化,随之在创作的内容和风格上,也与前期迥异其趣。这首《咏梅诗》也有所体现。 梅花,在蔷薇科落叶乔木中是萌发最早的一种,不少诗人都盛赞它迎春傲雪,独自先开的品格。而在这首诗里,却表现出异样的情况。“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两句,开头就慨叹春天来迟,梅花开晚。阑,是残尽的意思。“常年”,是多年的意思,是说流落北朝后,多年来都是梅花开晚的感受。常年如此,今年也复如是。“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两句,是说如果不相信今春来得晚,就同大家一起到雪地里去察看,以便看个究竟。雪地里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两句,是说梅树摇动,树上悬结的冰凌下落,伸出手来去攀折高处的梅枝,很觉得寒不可耐。“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两句,是说早知道看不到梅花开,春天尚未到来,真后悔衣服穿得单薄了。 从全诗来看,诗人通过春天来迟,梅花开晚和踏雪寻梅的叙写,委婉曲折地抒发了流落北朝孤苦冷寂的心境,从而流露出对南朝的深切怀念。这首诗在咏梅之中写景、抒情。所咏之物,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所写的景,悬冰挂树,天寒地冻;所抒之情,心寒意冷,兴味索然。诗人把咏物、写景、抒情很自然地结合了起来,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