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梁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梁肃

梁肃753—793

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人。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建中初中文辞清丽科。曾官右补阙、太子侍读、翰林学士等职。为人好奖掖、提拔后进,尝荐举韩愈、欧阳詹等人登第。其文得独孤及传授,崇尚古朴,对韩愈、李翱等人影响颇大。其文论主张主要见于《毗陵集后序》、《李翰前集序》等文中。原集已佚,现存文收入《全唐文》中。

☚ 张碧   陆贽 ☛

梁肃753—793

字敬之。一字宽中,祖籍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先驱。德宗建中元年登文辞清丽科,授太子校书郎。宰相萧复荐其才,授右拾遗、史馆修撰,以母老不赴。杜佑镇江南,召为掌书记。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历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卒赠礼部尚书。著有文集二十卷,已散佚。《全唐文》录存其文六卷。
索引:梁肃,敬之、宽中。

梁肃

梁肃753—793

唐代辞赋家、古文家。《新唐书》有传。字敬之,一字宽中。世居陆浑(故城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建中(780—783)初,中文辞清丽科,擢太子校书郎。萧复荐其材,召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卒赠礼部侍郎。今存赋4篇,载《文苑英华》和《全唐文》卷五一七。其赋多为骈体,仅《受命宝赋》为文赋。

☚ 阎伯玙   梁嵩 ☛

梁肃?—1188

字孟容,奉圣州人。自幼勤学,夏夜读书往往达旦。天眷二年(1139),擢进士第,调任平遥县主簿,迁望都、绛县令。因其政清廉,入为尚书省令史。又任山东西路转运副使、大兴少尹等职。大定三年(1163),因捕蝗不利,被解职。后起任河北东路转运副使,解兵食之不足。历任都水监、大理卿、同知东京留守事、吏部尚书、济南尹、参知政事等职。任职期间,曾上奏“每百户赐《孝经》一部,使之教读,庶知臣子之道”。又上疏论生财舒用八事。二十三年(1183),请老致仕。

梁肃

梁肃753—793

唐散文家。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人,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幼逢安史之乱,于肃宗上元二年(761)避难吴越。少为李华所推奖,师事独孤及。德宗建中元年(780)登文辞清丽科,授校书郎。复受荐为右拾遗,以母老病辞。兴元元年(784)为淮南节度使杜佑掌书记。贞元五年(789)入朝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他是韩柳古文运动先驱作家,工于古文,又能奖引后进,贞元八年协助陆贽主试,推举韩愈、欧阳詹等登第。其文崇尚古朴,为韩愈、李翱所师法。内容大抵宣扬儒家教化思想,亦杂佛道。《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梁肃集》20卷,已佚。《全唐文》卷517至522存其文6卷。《新唐书》有传。

☚ 窦牟   李约 ☛
梁肃

梁肃753—793

唐散文家。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人,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幼逢安史之乱,于肃宗上元二年(761)避难吴越。少为李华所推奖,师事独孤及。德宗建中元年(780)登文辞清丽科,授校书郎。复受荐为右拾遗,以母老病辞。兴元元年(784)为淮南节度使杜佑掌书记。贞元五年(789)入朝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他是韩柳古文运动先驱作家,工于古文,又能奖引后进,贞元八年协助陆贽主试,推举韩愈、欧阳詹等登第。其文崇尚古朴,为韩愈、李翱所师法。内容大抵宣扬儒家教化思想,亦杂佛道。《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梁肃集》20卷,已佚。《全唐文》卷517至522存其文6卷。《新唐书》有传。

☚ 窦牟   李约 ☛
梁肃

梁肃753—793

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川)人。作为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独孤及视梁肃为友,梁肃仰独孤及为师。贞元八年(792),梁肃协助陆贽主试,又推举韩愈登第。故其文学思想和美学观点,既受独孤及影响,又反过来影响他的学生韩愈。比起萧颖士、李华、贾至等人的美学观点来,梁肃对文章、道德、政教之间的关系,看法更趋向全面。《常州刺史独孤及集后序》说:“道德仁义,非文不明;礼乐刑政,非文不立。”《秘书监包府君集序》说:“文章之道与政通矣。世教之污崇,人风之薄厚,与立言之事者邪正臧否,皆在焉。”最值得重视的是,梁肃提出了一个古文运动中的重要美学命题——“气”的问题。《补阙李君前集序》说:“文本于道,失道则博之以气,气不足则饰之以辞。盖道能兼气,气能兼辞,辞不当则文斯败矣。”《为常州独孤使君祭李员外文》说:“何德之茂,何才之富,粹气积中,畅于四肢,发为斯文,郁郁耀耀。”梁肃的“气”,指气势,气魄,与曹丕《典论·论文》中“文以气为主”主要指作家的气质、才气有所不同。曹丕以为“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梁肃则以为“道能兼气,气能兼辞。”即指由创作冲动和道德积累形成的充沛情绪状态,完全可以人为地培养,得道即可得气。文道与儒道、道与气与辞,这一系列美学观点,都为韩愈继承,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纲领。

☚ 独孤及   裴度 ☛

梁肃

梁肃753——793

字敬之,一字宪中。安定(今甘肃泾川)人,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幼逢安史之乱,转徙厄难于吴越。建中元年(780)至京师。中文辞清丽科,任太子校书郎。后受荐为右拾遗,因母老病辞。贞元五年(789)召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储王侍读等职。卒,赠礼部郎中。梁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他自称是独孤及的“门下士”,在理论上受独孤及的影响,也主张“文本于道”,重视文章的教化作用。其文具古朴流畅、粹美深远的风格,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且波及以后的韩愈。《全唐文》存其文6卷。

☚ 陆羽   陆贽 ☛

赏拔李翱

☚ 自比大鹏   赏拔李翱 ☛

梁肃753~793Liang Su

proser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Passing by the Old Garden,etc.

梁肃753—793

唐文学家。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今甘肃泾州)人。世居陆浑(今河南嵩县)。建中初,中文辞清丽科,任太子校书郎、左拾遗,后为太子侍读。能奖引后进,先后荐举韩愈、欧阳詹等登第。其文得独狐及传授,崇尚古雅,阐扬事功,为韩愈、柳宗元、李翱等所师法。

梁肃?—1188

字孟容。金奉圣州(河北涿鹿)人,天眷进士,大定间拜参知政事。有经济才。世宗即位于战乱之后,兵食不足,肃奉诏措置沿边兵食,移牒诸盐场,许民以米易官盐,兵民皆称便。大定四年(1164),通检东平、大名两路户籍物力,较他处平允。朝廷敕诸路通检推排以东平为准,财政状况逐渐好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