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梁斌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梁斌1914—1996河北蠡县人 梁斌
梁斌
梁斌 梁斌1914—1996小说家。原名维周。河北蠡县人。1930年入保定省立第二师范学习,并参加学生抗日救亡活动。后流亡至北平。1934年入山东省立剧院工作。抗战爆发后在故乡建立抗日武装队伍,先后任政委、蠡县宣传部长、湖北襄阳地委宣传部长等职,参加剿匪、土改工作。曾发表小说、剧本多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武汉日报社社长、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1958年出版长篇小说《红旗谱》,是其代表作。另有长篇小说《播火记》,为《红旗谱》的续篇。作品反映华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觉悟和斗争,塑造朱老忠等一系列典型人物,场面壮阔,笔力粗犷,语言朴质,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另有长篇小说《翻身记事》《烽烟图》。有《梁斌文集》。 ☚ 王瑶 芦甸 ☛ 梁斌 梁斌1914.3—原名梁维周。笔名有雨花、梁文彬等。河北蠡县人。1930年考入保定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3年春流亡北平,开始文学写作,在天津《大公报》、北平《世界日报》、《世界晚报》等报刊撰稿。1934年考入山东省立剧院学习戏剧。1935年回北平写作,在左联的《令丁》月刊发表反映高蠡暴动的短篇小说《夜之交流》。1938年春任新世纪剧社社长。以后又兼任游击队11大队政治委员、冀中文化界抗敌建国联合会文艺部长,领导农村文艺运动。其间作有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中篇小说《父亲》,载于《晋察冀文艺》。此外,写了剧本《爸爸做错了》、《血洒卢沟桥》、《堤》、《五谷丰收》等。1945年后历任蠡县县委宣传部长、湖北襄樊地委宣传部长、《武汉日报》社长、河北文联副主席。建国后出版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翻身记事》等。 ☚ 梁彦 彭慧 ☛ 梁斌 当代作家。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解放前曾以1931年河北保定二师学潮与1932年高蠡暴动为题材写过一些小说剧本,建国后在此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旗谱》及其续篇《播火记》、《烽烟图》等。 梁斌 梁斌1914—Liang Bin跨现、当代小说家。河北省蠡县人。12岁入县立高小读书。1930年考入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1933年春失学失业,后流浪到北京,并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35年发表处女短篇《夜之交流》。1937年至1948年秋,在冀中发表了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中篇小说《父亲》,还写了《千里堤》、《抗日人家》、《五谷丰登》、《血洒芦沟桥》等剧本。1952年任《武汉日报》社长。1953年至1954年间完成《烽烟图》初稿,1955年至1956年完成《红旗谱》、《播火记》初稿。1958年出版第一部《红旗谱》,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烟图》。还有写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翻身记事》和文论集《春朝集》、《笔耕余录》等。 ☚ 杨沫 玛拉沁夫 ☛ 梁斌 梁斌现当代著名作家。生于1914年。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27年,梁斌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考入河北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习。1931年,梁斌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投身学潮斗争。1932年,国民党当局镇压二师学潮,并强行解散了第二师范。同年,在他的家乡爆发了著名的高蠡暴动。1933年,梁斌失学流落到北京,并开始学习文学创作。1935年,梁斌以高蠡暴动为素材,创作了短篇小说《夜之交流》,发表在《伶丁》月刊上,这便是他的处女作,从此梁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梁斌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担任蠡县救国会委员,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担任“新世纪”剧社的社长,积极组织演出,做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1939年,兼任游击第十一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又兼任冀中文化界抗敌建国联合会文艺部长。这期间,梁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剧本《爸爸做错了》、《血洒卢沟桥》、《堤》、《五谷丰收》等,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父亲》等。1942年,梁斌回到故乡蠡县深入生活。1945年,任蠡县县委宣传部长。1946年,梁斌又任县委副书记。1948年,梁斌随大军南下,后任湖北省襄樊地委宣传部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梁斌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等职。梁斌几十年来投身革命,辛勤笔耕,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翻身记事》(上部)、《抗日图》等等。梁斌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创作的《红旗谱》曾被搬上银幕,影响极为广泛。 ☚ 梁实秋 曹禺 ☛ 梁斌 梁斌1914~现当代小说家。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27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保定第二师范学校的护校学潮,次年参加高蠡武装暴动。1933年到北平开始文学创作并加入北平“左联”。抗日战争期间主要从事党的文化宣传工作,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中篇小说《父亲》,剧本《千里堤》、《抗战人家》、《血洒卢沟桥》等都创作于这一时期。1948年随部队南下,1955年后调回河北,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主席等职。从1934年写出以高蠡暴动为题材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夜之交流》开始,二十多年来所创作的以高蠡暴动为题材的多种作品,为长篇小说《红旗谱》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旗谱》的创作开始于1953年,1958年出版; 第二部《播火记》,第三部《烽烟图》也已于1963、1983年先后出版。小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格调深沉,气势雄健。 ☚ 宋之的 周而复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