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梁州新郎 梁州新郎高明 《琵琶记》  前腔 换头 前人  正格十四句:4,4 △,6 △。4,6 △。6,4,5 △。8 △,7 △。3,3 △。8 △,6 △。换头格十三句:7 △,7 △。5,4 △。6,4,5 △。8 △7 △。3,3 △。8 △,6 △。〔梁州新郎〕为常用集曲,例用四支,后联〔节节高〕二支成套。第三、四支第四句亦可作×仄平平,如《荆钗记·绣房》,已见前〔梁州序〕第三支词式。亦有只用二支者,如《浣纱记·同盟》二支不用换头格,《种玉记·拂券》二支第二支换头。并可叠用四支而不联〔节节高〕,如《香囊记·寄书》、《玉玦记·传旨》、《明珠记·吐衷》、《清忠谱·叱勘》;叠用二支不联〔节节高〕者,如《千金记·延访》。亦有单用一支或二支置于〔小石·渔灯儿〕套之前者,如《西厢记·琴心写恨》、《水浒记·冥感》(演出本称《活捉》)、《长生殿·闻乐》均用一支,《红楼梦·听雨》则用二支。小令兼用。一名〔梁州小序〕、〔梁州序犯〕。《六十种曲》多题〔梁州序〕,混而不分,易滋疑误。 ☚ 梁州序 贺新郎 ☛ 梁州新郎 梁州新郎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宫。取 〔梁州序〕 前半与 〔贺新郎〕后半合为一曲,是南曲集曲中较常用者。如《琵琶记·赏荷》中蔡伯喈和牛女所唱“新篁池阁”一段,一般刊本往往误题为 〔梁州序〕。此调常以 〔梁州新郎〕 四支,〔节节高〕 两支,〔尾声〕 一支,合为一套。后来传奇作者,摹仿此套的甚多。 ☚ 醉中天 醉春风 ☛ 00002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