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梁山泊李逵负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梁山泊李逵负荆

 【正宫·端正好】 抖搜着黑精神,扎煞开黄髭𩫸, 则今番不许收拾。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滚绣球】 宋江, 这是甚所为?甚道理?不知他主着何意。激的我怒气如雷,可不道他是谁,我是谁。俺两个半生来岂有些嫌隙,到今日却做了日月交食。不争几句闲言语,我则怕恶识多年旧面皮,展转猜疑。
 【倘秀才】 哎。你个刎颈的知交庆喜,(宋江云)庆什么喜? (正末唱)则你那压寨的夫人在那里?(指鲁智深科云) 秃驴,你做的好事来。(唱)打干净球儿不道的走了你,强赌当硬支持。要见个到底。
 【滚绣球】 俺哥哥要娶妻,这秃厮会做媒。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做拔斧砍旗科,唱) 就恨不斫倒这一面黄旗。(学究云) 山儿。你也忒口快心直哩。(正末唱) 你道我忒口快,忒心直,还待要献勤出力。(做喊科云) 众兄弟们都来。(宋江云)都来做甚么? (正末唱) 则不如做个会六亲庆喜的筵席。(宋江云)做甚么筵席? (正末唱) 走不了你个撮合山师父唐三藏,更和这新女婿郎君,哎!你个柳盗跖,看那个便宜!
 【倘秀才】 不争你抢了他花朵般青春艳质,这其间抛闪杀那草桥店白头老的。(宋江云) 这事其中必有暗昧。(正末唱) 这椿事分明甚暗昧?生割舍, 痛悲凄, (带云) 宋江。(唱) 他其实怨你。
 【叨叨令】 那老儿一会家便哭啼啼在那茅店里,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那老儿一会家便怒吽吽在那柴门外,(带云) 哭道。我那满堂娇儿也。(唱) 他这般乞留律曲的气。那老儿一会家便闷沉沉在那酒瓮边,他这般迷留没乱的醉。那老儿托着一片席头,便慢腾腾放在土坑上,他这般壹留兀渌的睡。似这般过不的也么哥,似这般过不的也么哥,(宋江云)这厮怎的?(正末唱) 他道俺梁山泊水不甜人不义。
 【一煞】 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着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休怪我村沙样势,平地上起孤堆。
 【黄钟尾】 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又不是不精细,又不是不伶俐。(宋江云)我和你就下山去。(正末唱) 下山寨,到那里,李山儿,共质对。认的真,觑的实,割你头,塞你嘴。(宋江云)这铁牛怎敢无礼。(正末唱)非铁牛,敢无礼,既赌赛,怎翻悔?莫说这三十六英雄一个个都是弟兄辈,便跳出你那七代先灵,也将我来劝不得。

 故事是说梁山下开酒店的老汉王林,其女满堂娇有姿色。贼人宋刚、鲁智恩冒充宋江、鲁智深,抢走满堂娇,造成王林与梁山好汉之间的矛盾。李逵下山,得知此事,大怒。回山后大闹山寨,大骂宋、鲁二人,并赌下自己的脑袋,要查清事实,严惩宋、鲁二人。宋、鲁二人下山,澄清事实,捉住真凶。回山后,李逵自知理亏,负荆请罪。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欣赏元曲艺术,已经不可能。因为元曲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它的唱腔,它的舞蹈动作,它的服装,特别是它的观众和剧场氛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所能欣赏的只是它的一个部分,也就是它的语言脚本。作为一种戏剧艺术,其精华应该是集中在它的人物冲突和表演艺术上,光是阅读文字作品,就不能不打折扣。但是,《梁山泊李逵负荆》,可能是个例外,这里选了两折,恰恰形成对比。对于有相当文学修养的读者来说,其喜剧性的精华几乎是完好无损的。在第二折里,李逵这个角色,起先是听信了传闻,以为宋江强抢了民女满堂娇,不问青红皂白,气汹汹就要找宋江算帐。语言虽然不雅,大体上说还有分寸,还称他为 “哥哥”,而对鲁智深则完全是谩骂 (秃厮、秃驴)。不仅如此,还要砍倒梁山泊的象征——杏黄旗。表面上粗鲁,却表现了李逵内心的直率、天真,从本性上来说,是纯洁的。值得注意的,即使对水浒故事一无所知的读者也会感到,其中的喜剧性——李逵的无礼,甚至无组织、无纪律——实际上是缺乏思考力。纯洁的心灵和粗鲁的行为,天真的性格和缺乏思考力之间,形成了某种潜在的荒谬,这就是喜剧性之所在。


 【正宫·端正好】 与 【滚绣球】 两曲写李逵怒气冲冲回山,要去申讨宋江,为百姓伸张正义。“抖搜着黑精神, 扎煞开黄髭𩫸” 两句非常生动地描绘出李逵怒不可遏的情况,短短十二字既写出 “形”,又写出“神”,还写出 “情” 他磨拳擦掌,按不住莽撞气,完全不明白自己平时尊敬的宋江 “主着何意”。他与宋江 “半生来岂有些嫌隙”,可是他生来疾恶如仇,如今“却做了日月交食”,将 “恶识多年旧面皮”。这就将他的正直无私的性格充分展现出来了
 【倘秀才】、【滚绣球】 两曲,是李逵见宋江与鲁智深时的唱词,他不分青红皂白,连讽刺带挖苦地劈头盖脸大骂宋、鲁二人,而且还拔斧要砍倒梁山的那面杏黄旗。弄得众兄弟莫名其妙,只当他灌多了黄汤。接下去他才在 【倘秀才】、【叨叨令】 中连骂带说地,道出宋、鲁抢良家妇女的事。在曲文中,虽然写出他鲁莽,甚至有些蛮不讲理的犟性子,但是他流露出对王老儿的深切同情,却能打动人们的心,看到他正直纯真的心灵。王老汉 “梁山泊水不甜人不义” 这句话最刺激他,爱之深,恨之切,他大骂宋江,其实是对梁山的忠诚的表现。
 宋江听了李逵的话,心中豁亮,知道是有人 “依草附木” 冒名犯恶,他向李逵“讨个显证”。李逵自以为有 “红褡膊” 为证,定然不错,却不管这证物是否有假。于是他唐突地与宋江赌下这 “六阳会首”,而且还毅然 “立状”。起初,李逵虽然相信宋、鲁二人抢了满堂娇,可是心里还是有些疑问: 不知他主着何意? 他还有些顾虑: 怕恶识多年旧面皮。后来他越说越气,全被情绪控制,不听宋江辩白,终于钻进自己做下的圈套中去了。不仅如此,他把握十足,在众兄弟面前宣布,他要在证实之后,将花和尚 “一斧分开两个瓢”; 对宋江则特意照顾,要 “服侍” 他,要举起自己那板斧来,觑着脖子上可叉,“便跳出你那七代先灵”。他满腔愤怒,把话说得满满的,不给自己留一丝余地,这就是他提着板斧勇往直前、从不回头的性格。这种性格固然可铸成悲剧,但也可造就个大大的喜剧,这正是最后造成他尴尬地、羞愧地“负荆请罪” 的性格根据。

古代剧曲之《梁山泊李逵负荆》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梁山泊李逵负荆

 【双调·新水令】 这一场烦恼可也奔人来,没来由共哥哥赌赛。袒下我这红纳袄,跌绽我这旧皮鞋,心下量猜。(带云)到山寨上。哥哥不打则要头。(唱) 怎发付脖项上这一块。
 【驻马听】 有心待不顾形骸,两三番自投碧湛崖。敬临山寨,行一步如上吓魂台。我死后墓顶头谁定远乡牌?灵位边谁咒生天界?怎擘划?但得个完全尸首便是十分采。
 【搅筝琶】我来到辕门外,见小校雁行排。(带云)往常时我来呵,(唱)他这般退后趋前。(带云)怎么今日的,(唱)他将我佯呆不睬。他对着那有期会的众英才,一个个稳坐抬颏。我说的明白,道莽撞的廉颇请罪来,死也应该。
 (见科) (宋江云) 山儿,你来了也。你背着甚么哩? (正末云) 哥哥,您兄弟山涧直下砍了一束荆杖,告哥哥打几下,您兄弟一时间没见识,做这等的事来。(唱)
 【沉醉东风】 呼保义哥哥见责,我李山儿情愿餐柴。第一来看着咱兄弟情,第二来少欠他脓血债。休道您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宋江云)我和你打赌赛,我则要你那六阳会首。(正末云) 罢罢罢。
 他杀不如自杀,借哥哥剑来,待我自刎而亡。
 【步步娇】 则听得宝剑声鸣使我心惊骇,端的个风团快。似这般好器械,一柞来铜钱恰便似砍麻秸。(带云)想您兄弟十载相依,那般恩义,都也不消说了。(唱) 还说甚旧情怀,早砍取我半壁天灵盖。

 这个剧本的喜剧性之所以成为经典性的,就在于其喜剧性不限于单层次的,而是多层次的。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第四折,李逵发现自己误听、误信了 “小道消息”,自知错误犯得太严重,准备接受最严厉的处罚。
 要论李逵当时的心情,可用两个字来形容: 悔、愧。悔的是 “没来由共哥哥赌赛”,还莽撞地拿吃饭家伙做赌注,到现在 “怎发付脖项上这一块”? 没奈何,只好 “袒下我这红纳袄,跌绽我这旧皮鞋”,砍一束荆条背着去请罪。由悔而到羞愧,甚至三番两次想自投 “碧湛崖”。在 【驻马听】、【搅筝琶】 两曲中,我们看到的是与第二折中迥然不同的李逵,战战兢兢,惶惶恐恐,难道他竟是个怕死的人吗? 非也。他是因羞愧而失去自信,因理亏而心虚,这才使他多愁善感,疑神疑鬼; 这才使他居然想到了坟墓啊,牌位啊,尸首全不全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也正因为他自知理亏,才觉得连小校们都不睬他了。但是,这也正是李逵可爱之处,因为他不狡赖,不文过饰非,不曲意辩解 (他可以说一切是为了梁山的声誉),也不请托说情,就这样直挺挺地上山请罪来了。以上选的这几支曲,将李逵又悔又愧的曲折心理,以及他对宋江认输伏理的情况写得细致而生动。


 这一折的喜剧性不仅在于前踞后恭的反差,而且在于: 人物本身的内心矛盾,一方面他光明正大,坦然受过,一方面他又忍不住有点胆小心虚。这就和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逵形成了错位。宋江故意让卫兵把宝剑给他,这时有一段唱腔,从文学性来说,是最为精彩的:
 【步步娇】 则听得宝剑声鸣,使我心惊骇。端的个风团快。似这般好器械,一柞来铜钱恰似砍麻秸。还说甚旧情怀,早砍取我半壁天灵盖。
 一个向来不顾一切后果的英雄,犯了军法,到了生死关头,居然还发起牢骚来,怪严格执行军法的兄弟不讲 “旧情怀”,就显得格外荒谬了,也就更加好笑了。从实用价值来说,执行军法是很严肃的,应该是悲剧; 但是从喜剧的审美价值来看,作者所追求的则是轻松。有一种理论说,悲剧是崇高的,喜剧则似乎是相反的,至少是揭露、讽刺性的,从这部喜剧中,我们看到的恰恰是诗性与调侃性的统一。正是因为如此,这样大的反差,并不给我们闹剧的感觉,读者和观众并不在乎李逵犯的错误 (砍倒杏黄旗) 有多么严重,恰恰相反,错误越是严重,读者和观众越是带着微笑欣赏他,也许我们可以把这归结为轻喜剧的特点罢。这是因为,他的错误,从性质上来说,是严重的,但是从后果来说,并没有带来多么大的损失。相反,倒是帮助梁山泊澄清了谣言,对于梁山泊的声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同时,读者从宋江的语言和表情上早就感觉到李逵不会有杀身之祸,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悲剧了。聪明的读者欣赏这折戏时,不应该用军事纪律的眼光看问题,而应该用审美的、人性的眼光对李逵的形象作出判断,超越了实用价值观念,才能自由地去欣赏一个天真的、率性的、富于正义感的、没有思考力的英雄,犯错误、出洋相的、充满了诗意的喜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