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习 “[习]”的繁体字。 《广韵》似入切,入缉,邪。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皇侃}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 ”《吕氏春秋·审己》:“{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 ”{张天翼}《小彼得·皮带》:“为工作之故他每天早晨还习三张小楷。” 《左传·襄公十三年》:“昔臣习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也。”{杨伯峻}注:“习于{知伯},犹言与{知罃}互相了解,能密切合作。”{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唐}{韩愈}《与袁相公书》:“习于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清}{恽敬}《刑部尚书金公墓志铭》:“{敬}于公之事最习,于公之心推测之最详。” ” 《吕氏春秋·任数》:“有司请事于{齐桓公},{桓公}曰:‘以告{仲父}。’有司又请,公曰:‘告{仲父}。’若是三。 习者曰:‘一则{仲父},二则{仲父},易哉爲君。’”{高诱}注:“习,近习;所亲臣也。”《后汉书·顺帝纪赞》:“{孝顺}初立,时髦允集。匪砥匪革,终沦嬖习。”{李贤}注:“终溺于私嬖近习也。” 参见“[习慢]”。 重叠。 《左传·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杨伯峻}注:“‘习’一本作‘ 习与 岁习其祥,谓五年之中每年卜征都吉。 ”{南朝 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诗:“岳滨有和会,祥习在卜征。” {唐}{柳宗元}《非国语下·怀嬴》:“{秦伯}以大国行仁义交诸侯,而乃行非礼以强乎人,岂习西戎之遗风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