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梁启超与学前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梁启超与学前教育 梁启超与学前教育liangqichao yu xueqianjiaoyu梁启超(1873—1929),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活动家,宣传家、教育家。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出身于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17岁中举人。18岁后,开始接触西学,十分醉心于西书,并拜康有为为师。思想上受康有为影响。1894年随康有为入京会试并助其师从事变法活动。代表广东举人上书论时局,又助其师联合十八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成为变法维新运动的倡导人之一,历史上康梁并称。以后又在上海办《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著作,宣传变法、民权和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影响很大。1897年在湖南长沙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该学堂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一所学校。1898年入京,帮助康有为促成“百日维新”。期间为推行新政奔走策划,宣传鼓动,不遗余力。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撰写一系列文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在知识界风靡一时,迅速传播。1903年以后,他又逐渐成为革命派的论敌,曾拥护清廷的假立宪,参加袁世凯时期的内阁等。1920年以后,专门从事讲学和著述,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东南大学讲学,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等。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国家富强“开民智为第一义”,反对科举制度,倡议实行资本主义学校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上,他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写《论幼学》,指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在儿童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都有精辟的论述。他主张学习西方的模式,建立资本主义的教育体系,并介绍西方心理学,主张根据儿童年龄分期与特点,使儿童就学于相应的学校。提出5岁以下为“幼儿期”,受家庭教育或幼稚园教育;6~13岁为“儿童期”,受小学教育;14~21岁为“少年期”,受中等教育;22~25岁为“成年期”,受大学教育。教育之次第,“不可以躐等进”,他将幼稚园视为与中学、小学一样,同属于普通教育范围。他还从男女平权的角度出发,主张打破女禁,开办女子学堂,曾写《论女学》。曾计划先在上海创办女子学堂一所,为此,他写了一篇《倡设女学堂启》,并附有《女学堂试办略章》。这一切都为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大造了舆论,是创设学前教育机构的思想准备。他的著作甚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 严修与学前教育 蔡元培与学前教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