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梁佩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清· 是谁人拾得,飞去也、尚依然。 绝不似朱砂,又非黄纸,一片勾连。 洞天。 罗浮道院,定绿章封事押其间。 枣印雷文上下,松钗鸟迹旁偏。 当年。 曾袖石楼边。 叠向小窗前。 有金荃诗卷,莲花梵夹,映带鲜妍。 翻怜。 洞庭零落,只随波流恨摺湘烟。 纵辟蠹鱼散帙,怎如驱鳄长篇。 共10首 (词)清· 点汗透单衣。 著个熏笼也却宜。 难得马蹄冈马尾,如丝。 急取银灰拨玉匙。 雾结隐蛟螭。 不数龙涎与麝脐。 小小紫囊藏几片,称奇。 莫惜黄金问女儿。 (词)清· 纤葛出增城。 就是蜻蜓翼较轻。 三伏制来衣贴体,清泠。 怕逗风吹习习声。 犹记织初成。 花下灵梭缓缓停。 添向女儿箱第一,聪明。 入贡雷州浪得名。 (词)清· 宛在水中央。 捲起虾须夏日长。 人字结将千万个,成行。 不待风吹入梦凉。 辗转贴衣裳。 犹带崖州草木香。 一任蝉鸣深柳下,斜阳。 潋滟波光上屋梁。 (词)清· 湖外种芙蓉。 那得清凉入屋中。 惟有蒲葵裁六角,摇风。 不觉人人学谢公。 随地助谈锋。 障尽吹尘十丈红。 思向罗浮看瀑布,黄龙。 蝴蝶飞来扑又空。 (词)清· 玳瑁海人乘。 蜕甲犹堪重管城。 碧血结为红玛瑙,通明。 三寸拈来当紫琼。 斑竹怨湘灵。 泪湿离骚一卷经。 争似绿天无事日,书成。 现出珠崖动四溟。 (词)清· 小雨半池荷。 滴到蕉窗叶几多。 似有峡云埋洞口,来过。 指点疏星在绛河。 开匣不曾磨。 已觉生烟满玉波。 笔格试来谁最好,吴拖。 肯许人知换白鹅。 (词)清· 开白一汀烟。 市出三城日万钱。 绾得佳人头上髻,堪怜。 掩映鸦黄缀翠钿。 朱雀小窗前。 斗帐香笼不忍眠。 供养世尊无内外,灯悬。 总作天花落梵天。 (词)清· 南海最知名。 孰与胡桃比重轻。 饤出金盘亲手擘,猩猩。 不信胭脂尽化冰。 恐是许飞琼。 恐是仙人下碧城。 翡翠裙香尝也未,卿卿。 一笑能教一坐倾。 (词)清· 一片绿当心。 四面高空自作林。 地籁过时天籁起,风吟。 箕踞其中独鼓琴。 夕照不知沉。 虎倒龙颠蔽叶阴。 谩说墙头桑羽葆,堪寻。 杖策归来月已深。 (词)清· 夏月养风凉。 吹出蘅芜别样香。 好是赵家娇姊妹,昭阳。 不管骚人愿结裳。 空谷也扬扬。 一气同根没短长。 半夜酒醒看夜合,相将。 清梦还思入碧湘。 共1首 (词)清· 红袖绿衣花上罥。 风飐芙蓉扇。 双影碧波圆,搅乱佳人,欲弃珍珠钿。 荔枝时节红云宴。 游戏珊瑚殿。 鹦母忒聪明,来自陇山,都把炎洲羡。 共3首 (词)清· 水阔潇湘见二妃。 江空露下少人知。 一望渚烟迷到处,暗灵旗。 太息雅琴成绝调,并弹瑶瑟寄相思。 奈有九峰遥对起,至今疑。 (词)清· 一片精灵立水宫。 似曾相见不曾通。 惆怅桂旗和玉佩,忽如逢。 何处倏来仪髣髴,若为将去影朦胧。 莫怪停车曹植在,赋惊鸿。 (词)清· 小女聪明独好奇。 要同天女斗天丝。 捉得蜘蛛金盒里,费思惟。 丫角髻行参佛礼,生罗衣写望仙词。 索我乌丝阑细字,赠温荑。 共4首 (词)清· 白舫青帘,双江记忆乘流去。 墨云围处。 纂纂跳珠雨。 忽谩相寻,客舍城南住。 同欢侣。 灯边共许。 酒后琵琶语。 (词)清· 月下清淮,思君夜汎吴船去。 征人归处。 点点珠湖雨。 蝴蝶飞来,邀我还山住。 轩辕侣。 罗浮寄许。 书报长安语。 (词)清· 个是花神,美人生长花田大。 心情无那。 结出鸳鸯带。 供养世尊,愿作烧香会。 香成盖。 琉璃世界。 处处无边外。 (词)清· 蓟北归帆,江乡直溯秋潮去。 玉鲈肥处。 饱听菰蒲雨。 一度春来,邓尉山中住。 梅花侣。 吴姬笑许。 斜倚吴箫语。 梁佩兰 梁佩兰1629—1705字芝五,号药亭。南海(今广州)人。康熙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旋乞假归里。诗多酬赠和吟咏景物之作,间有佳制。与屈大均、陈恭尹并称“岭南三家”,又与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并称“岭南七子”。有《六莹堂集》。 ☚ 吕留良 朱彝尊 ☛ 梁佩兰 梁佩兰1629—1705字芝五,号药亭,广东南海人。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第一。屡试春闱不第,留滞京师,与文人学士相唱和,与纳兰性德交谊颇深。康熙二十年(1681)离京返粤。二十七年,徐乾学主会试,“药亭乃魁其本房,成进士,馆选庶常,时年六十矣”。“明年即假归,周游名山,与海内名宿相唱酬”(张尚瑗《六莹堂集序》)。四十二年,应召回京,赴馆供职。然在京不及一月,以“不习清书(满文)”被革。事见《清史稿》。著有《六莹堂集》九卷,《二集》八卷,《诗馀》附。药亭诗与屈大均、陈恭尹合称“岭南三大家”,实较屈、陈两家为弱,词则精练而颇见奇崛。 ☚ 米汉雯 沈榛 ☛ 梁佩兰 梁佩兰1629—1705字芝五,一字药亭,号郁州。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少即工文,日记常数千言,通五经百家之学。清世祖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第一,时年二十六,诗名已播海内。会试屡不中,遂砥砺文学,究心诗事,与海内名士相唱酬,声名籍甚。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中徐乾学榜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在馆一年,告假归乡,清洁自好,流连诗酒,为乡邦所重。番禺王隼尝选佩兰、屈大均、陈恭尹之诗为《岭南三大家诗选》,与“江左三大家”相抗衡。康熙四十二年,诏令词臣在籍者进京就职,复人都,逾月散馆,以不黯满文,革庶吉士。次年,归乡,结社兰湖,与同邑程可则、番禺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陈恭尹称“岭南七子”,逾年卒。佩兰诗多描写风景与酬赠之作,如:“我有荔枝酒,迟君不肯来。别离无限意,相送越王台。”“珠海光如雪,珠娘倚棹歌。虎门潮水至,为尔导风波。”(《送汪寓昭、查德尹归馀杭》)这类赠别之作不仅感情真挚,而且带有浓郁的南国色彩。其诗中有一些描写劳动人民生产与生活的作品,如《采珠歌》、《采茶歌》、《樵父词》、《岁维癸未行》、《雀飞多》,不仅再现了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场面,也反映了他们在沉重压迫、剥削下的痛苦;也有少量表现故国之思的作品,如:“至今亡国泪,洒作粤江流。黑夜时闻哭,悲风不待秋。海填精卫恨,天坠杞人忧。一片崖山月,空来照白头。”(《秋夜陈元孝独漉堂读先大司马遗集感赋》)佩兰长于古体,以歌行闻于岭南。其代表作品《易水行》、《日本刀歌》、《惠州王紫诠太守筑罗浮子曰亭落成作歌》、《养马行》等皆神足气健,光怪陆离,在岭南三家中独具特色,与岭南前辈诗人黎遂球颇有一致之处。著有《六莹堂集》。《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一并有传。吴荣光为撰墓碑。 ☚ 钱曾 朱彝尊 ☛ 梁佩兰1629—1705字芝五,号药亭、二楞居士。南海(今广州市)人。清初诗人。“岭南三家”之一。顺治十四年举于乡,康熙二十七年始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年已六十,未一年乞假归。著有《六莹堂前后集》十六卷。 梁佩兰1629~1705Liang Peilanpoet of the Qing Dynasty.Works: A Collection of Six Glittering Hall,etc. 梁佩兰1632—1708清文学家。字芝五,号药亭。南海(今属广东)人。精通经史百家。顺治乡举第一。康熙时举进士,年近六十,选庶吉士。未一年,乞假归,结社兰湖,以诗酒为乐。王士禛、朱彝尊都推重其作。与陈恭尹、屈大均,号“岭南三家”。有《六莹堂诗文集》十六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