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梁上君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三幕喜剧。黄佐临编剧。作于1942年。根据匈牙利作家莫纳的《律师》改编。从小专干缺德事的夏屏康凭他诡诈狡黠的无耻手段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人道主义大律师”。然而与专偷阔人钱财的“梁上君子”包三的机智能干相比,他处处显得庸碌无能,终于专门雇用包三作为包打听,以侦察、判断各种疑案。结果,大律师反遭小偷的愚弄,包三化装为大律师指手画脚,而夏律师却成为小偷,被官厅抓去问罪。剧本通过“律师即盗”这个荒诞故事,揭露了欺世盗名的律师的虚伪与卑鄙,以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制度的黑暗腐败。全剧在轻松幽默的微笑中显示了严肃的社会批判的主题,文笔轻快流利,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戏剧性强,引人入胜。 ☚ 把眼光放远点 牛郎织女 ☛ 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三幕闹剧。佐临据匈牙利莫纳原著改编。1944年12月上海世界书局初版。剧本丛刊第四集。 ☚ 野火花 提意见 ☛ 梁上君子代称窃贼。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 “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入吾室。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 略已散去, 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min):成串的钱。 梁上君子liángshàng-jūnzǐ原指躲在屋梁上的小偷。典出《后汉书·陈寔传》。 梁上君子liángshàng-jūnzǐ指窃贼、小偷。 梁上君子众所周知,“梁上君子”指小偷、窃贼。这是一种借代的说法。但,为什么说是 “梁上”的 “君子”呢? 这个 “雅号”缘于汉代陈寔的故事。 梁上君子汉陈寔视梁上盗贼为君子之事。《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后讥称盗贼为“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指窃贼。《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后用“梁上君子”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脱离实际的人。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名词性,偏正结构。《后汉书·陈寔传》记载: 汉代陈寔家里,夜间进来一个小偷,躲在屋梁上,陈寔把他叫梁上君子,后来用他代称小偷,用于贬义。 梁上君子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梁上君子房梁上的君子。指代小偷。东汉桓帝时,陈寔曾为太丘长,免官后回到家乡。有一年闹灾荒,有一小偷晚上到陈寔家偷东西。陈寔发现小偷躲在房梁上,便故意把儿子们都叫过来,严肃训导说:“做坏事的人未必本性就坏,都是由于习惯成性才日益沦落的,梁上的这位君子就是如此!”小偷吓得赶紧跳下来磕头求饶。陈寔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送给他两匹丝绢,让他回家好好过日子。(见《后汉书·陈寔传》) 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亦称“梁上君”。窃贼的代称。《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后遂称窃贼为梁上君子。 ☚ 盗跖 鼠贼 ☛ 叛逆者【同义】总目录 盗贼小孽叛逆者昏逆 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窃贼。梁:房梁。 ☚ 江洋大盗 乱臣贼子 ☛ 不实的人 不实的人油滑不老实的人:滑头 另见:作假 不诚 虚伪 虚饰 假冒 ☚ 不实的人 替代别人的人 ☛ 梁上君子东汉陈寔感化不轨之人的道德故事。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见,对子孙训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寔劝其改过从善,并体谅其偷盗为贫困所致,给绢二匹(见《后汉书·苟韩钟陈列传》)。 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旧时用作对盗贼之称谓。语出《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陈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后即以“梁上君子”作为盗贼之代称。《东坡志林》卷十:“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入吾室。吾近护卫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 绿林 乞人 ☛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gentleman on the beam-a burglar; a thief 梁上君子liang shang jun zi【方言】gentleman on the beam—burglar 梁上君子gentleman in midair;gentleman on the beam—burglar;thief 梁上君子liánɡ shànɡ jūn zǐ在房梁上躲着的小偷。代指小偷。burglar, thief, stealer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解义】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君子。本指窃贼。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窃贼的代称。《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梁上君子陈寔,字仲弓,颍川郡许县(今河南许昌)人。汉桓帝时,他曾在太丘任太丘长。他出身低微,很能体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平时经常微服私访,了解民情。他为人正直,居心公正,无论做什么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乡里人的表率和榜样,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陈太丘”。 梁上君子liánɡ shànɡ jūn zǐ【释义】用作窃贼的代称。 梁上君子liánɡ shànɡ jūn zǐ梁:屋梁。指盗贼。张胜亨《姑娘的悔恨》:“在经常到王芬家跳舞的七八十名‘时髦’朋友中,不少是流飞习气严重的颓废青年,有的还是刚刚摘掉帽子的坏分子,其中,还有几个是‘~’。” 窃贼梁上君子格式 掌故式。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在屋梁上躲着的“君子”。指小偷。 梁上君子liánɡshànɡ-jūnzǐ《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阴:暗中。后以“梁上君子”指窃贼。 梁上君子liánɡ shànɡ jūn zǐ屋梁上的君子。《后汉书·陈寔传》载,陈寔免官家居时,有一年饥荒,陈寔见一小偷来偷东西,躲在屋梁上,他就把子孙召集起来训话说:“人不能不自我勉励努力,坏人不是本质一定不好,而是长期的恶习养成的。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吓得自投于地。后因以指小偷。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解义】 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君子。本指窃贼。 梁上君子liánɡ shànɡ jūn zǐ梁: 房梁。这是《后汉书·陈寔(shí)传》中的故事: 东汉陈寔是个有名的贤君子,有一年闹灾荒,半夜里有窃贼潜入陈寔家,躲在屋梁上,准备伺机下手。陈寔发觉后,不动声色,穿戴整齐了,召来子孙训导他们说: 人不可以不约束自己,坏人未必生来就坏,而是因为做坏事养成了习惯,“梁上君子者是矣”(躲在梁上的那位先生就是这样的)。那窃贼听了大惊,自己下来跪地请罪。陈寔说: 看你样子,也不像坏人,以后要管好自己,不过今天这事也是因为太穷困了才发生的。说完,就送给他两匹绢,让他回去了。这事传开后,一县之内再也无人偷窃了。以后就用“梁上君子”称窃贼。苏雪林《炼狱》: “前夜~光临寒舍,拿去了先生一件丝绵袍,太太几件布衣,一床卷在那里的棉被,几个白铁罐,计算损失就是好几百。” 梁上君子liang shang jun zi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人。本指窃贼。也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脱离实际的人。 梁上君子liángshàngjūnzǐ躲在房梁上的先生。《后汉书·陈寔(shí)传》记载:东汉时,有天晚上,陈寔家里来了一个窃贼,躲在房梁上,陈寔就说:“夫(助词)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窃贼听见后大惊,立即跳下来向他认罪。后来用“梁上君子”代称窃贼。也指悬在空中不脚踏实地的人。 S255【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原是窃贼的代称。现有时比喻脱离实际的人。 梁上君子liángshàng-jūnzǐ〔偏正〕 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称窃贼。语出《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后也比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切实际的人。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我说,这些人叫‘~’。他在那个梁上飞,他要回去,那边空了,那几张皮没有了,老家回不去了。”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指窃贼。也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而脱离实际的人。《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