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桦木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根皮 > 樺木皮
樺木皮  huàmùpí

省稱“樺皮”。樺木科植物華北白樺或白樺之乾燥樹皮。反卷筒狀,質柔韌,氣微香。主治痢疾,肺炎,黄疸,腎炎。宋·唐慎微《證類本草·木部·樺木皮》:“北來有樺皮,無灰酒服方寸匕,就之卧,覺,已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樺木》:“木皮,氣味苦,平,主治諸黄疸,濃煮汁飲之,良。”

桦木皮

药名。出《开宝重定本草》。又名桦皮、桦树皮。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Betulaplatyphylla Suk.var.japonica (Sieb.) Hara或白桦B.platyphylla Suk.的树皮。前者分布山西、河北等地;后者分布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和内蒙古等地。苦,平。入肺、胃、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祛痰止咳。
❶治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痢疾,黄疸,尿路感染,乳腺炎,肺炎,支气管炎。煎服:9~30g。
❷研末调敷烧烫伤,痈疖肿毒。华北白桦树皮含白桦脂醇、脂肪酸、鞣质、白桦苷(Betuloside)和华北白桦苷(Platyphyllin)。白桦树皮含白桦脂醇。还含3-氧代桦叶烯三醇、四羟基达玛-25-烯等。桦树皮的水、甲醇、酸性乙醇的提取物给小白鼠腹腔注射有镇咳作用。桦树皮的水或甲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祛痰效果。乙醇处理的桦树皮水提取物对豚鼠有一定的平喘作用。白桦脂醇有边缘抗肿瘤活性。桦树液可促进幼大鼠生长发育。煎剂在体外对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桦木皮huà mù pí

《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桦木(1)。药名。
【基原】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var.japonca(Sieb.)或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的树皮。
【别名】桦皮(《灵苑方》),桦树皮(《吉林中草药》)。
【性味】苦,寒。
❶《开宝本草》:“苦,平,无毒。”
❷《本草汇言》:“苦,寒,无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消肿解毒。治肺炎,痢疾,腹泻,黄疸,肾炎,尿路感染,慢性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牙周炎,急性乳腺炎,疖肿,痒疹,烫伤。
❶《伤寒身验方》:“浓煮汁冷饮,主伤寒时行热毒疮(豌豆疮)。”
❷《开宝本草》:“浓煮汁饮之,主诸黄疸。”
❸《本草衍义》:“烧为黑灰,合他药,治肺风毒。”
❹《本草纲目》“治乳痈。”
❺《吉林中草药》:“解毒。治痈疮肿毒,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半两至一两;制成糖浆或冲剂。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桦木皮

桦木皮

桦木皮,又名桦皮、桦树皮。始载于《开宝本草》。为桦木科植物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的树皮。原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本品味苦,性寒。功能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消肿解毒。主治小便不利、黄疸、泄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肿痛、乳痈、风疹瘙痒等证。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涩热赤,单用本品浓煎煮汁饮。湿热黄疸,既可单味煎服,亦可与铃茵陈各等分,煎汤代茶饮。泄泻、痢疾,煅存性,研末服。肺热咳嗽,水煎或制成糖浆服。乳痈初发,肿硬疼痛,用本品烧存性研末酒调服,或与皂荚子七粒,烧存性,空心酒调服。治肺脏风毒,遍身疮疥及瘾疹瘙痒,搔之成疮,并治面上风刺及妇人粉刺,本品配杏仁、荆芥穗、枳壳、甘草,研末酒调服,如《和剂局方》桦皮散。煎服,9~15g; 烧存性研末服,1.5~3g。脾胃虚弱,大便易泄者忌用。
实验研究: 白桦树皮含白桦脂醇约23%和白桦酚、白桦酮双酚。
华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 var. japonica(Sieb.)Hora树皮含牡丹皮酚、见血封喉醛、香荚兰醛、丁香醛、2-羟基-5-(3-羟基丁基)苯甲醛、丁香酸甲酯、香荚兰酸甲酯、2,6-二甲氧基-对苯醌。

☚ 翠云草   铜锤草 ☛
000023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