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也 “也”,副词。 用在语意并列的后一分句,表示并列关系。“也”前后所说的几件事或几种情况有类同之处。这种类同之处,有时用同一词语表现,有时借前后语意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来表示。例如: ❶ 结果,你是被人押进了龙门,婢娟她也被人押进了龙门。(郭沫若《屈原》) ❷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 ❸ 延安唱歌,成为一种风气。 部队里唱歌,学校里唱歌,工厂、农村、机关里也唱歌。(吴伯箫《歌声》) “也”连接的几个分句,可以用同一主语。例如: ❹ 秋成熟了一切,也成熟了两个青年人的爱情。 (沈从文《月下小景》) ❺ 猛兽似的张著巨眼的汽车冲驰而过,水泥溅污我的衣服,也溅及我的项领,我满腔的愤怒。 (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❻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朱自清《荷塘月色》) 有时,主语不可,但谓语相同。 例如: ❼ 同村的孩子都叫他俩“小两口”,他不恼,菊菊也不恼。(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❽ 先生绝不愿苟且偷生,我也是决不愿苟且偷生的!(郭沫若《屈原》) ❾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朱自清《四春》) ❿ 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树林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有时,分句的谓语是动词或动词短语来充当,动词相同,宾语不同。 例如: ⑾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的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茹志鹃《百合花》) ⑿我们赞美英勇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也赞美由此而获得的幸福生活。 (秦牧《花城》) ⒀在那种空阔阴暗的氛围中,你觉得伟丽,也觉得森严。(朱自清《威尼斯》) ⒁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朱自清《背影》) 有时,前后分句的主语和谓语都不同。例如: ⒂权力的追求者们在权力上做了多少游戏;权力也用游戏的办法报复那些权力的追求者。(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 ⒃她想孩子因为受著突然的打击,红润的颜色已转成苍白,肌肉也宽松不少了。(叶圣陶《夜》) ⒄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巴金《灯》) “也”,有时换用“亦”,多见于书面。例如: ⒅我现在要说的是:说话难,不说亦不易。(鲁迅《“感旧”以后(下)》) “也”不仅可以单用,也可以叠用,构成“也……也……”的格式,表示并列关系。 【提示】 “也”,作副词,还可以跟前面分句的“不但、虽然、尽管、既然、如果、即使、不管”等合用,表示前后分句的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