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桓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桓玄369—404东晋将领。一名灵宝,字敬道。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桓温之子。幼袭爵南郡公。因温有篡权之嫌,玄二十三岁始任太子洗马。太元末年(396年)出任义兴太守,郁郁不得志,自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乃弃官居江陵(今属湖北)。隆安元年(397年)参与兗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举兵讨伐专擅朝政的中书令王国宝,会稽王司马道子诛国宝,恭乃退兵。玄被任为广州刺史,但不到职。次年,复与恭、仲谌起兵反对道子,朝廷为求妥协,任玄为江州刺史。后逐走仲谌,兼并荆州。隆安三年(399年)兼领荆、江二州刺史,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江八州军事,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拥兵自重,对抗朝廷。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将发兵进攻玄,玄乃率兵攻入建康(今南京),杀司马道子与元显父子,掌握朝政。次年称帝,国号楚,年号建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声讨,玄退返江陵,欲西入蜀,途中为益州刺史毛璩阻击,兵败被杀。 桓玄 桓玄369—404字敬道。一名灵室。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桓温子。幼嗣父爵为南郡公。及长,自负才华,补义兴太守。后弃官归居荆楚。当时会稽王司马道子秉政,桓玄因与王恭、殷仲堪起兵反抗,朝廷任为江州刺史。隆安三年(399),桓玄击走殷仲堪,兼并荆州,领荆、江二州刺史,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形成与朝廷抗衡局面。元兴元年(402),司马元显起兵讨伐,桓玄率军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掌握了朝政。次年底代晋自立,称帝改元。后刘裕率北府兵讨伐,他退回江陵,兵败被杀。桓玄著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诗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书。 ☚ 苻朗 殷仲文 ☛ 桓玄 桓玄369—404东晋辞赋家。《晋书》有传。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桓玄形貌瑰奇,风神疏郎,博综艺术,善属文。年23始拜太子洗马。太元(376—395)末出补义兴太守,郁郁不得志,弃官归荆楚,优游无事。后为江州刺史,殷仲堪等更相结纳,推桓玄为盟主,由是得志。隆安(397—401)中西平荆、雍,加都督荆、江等八州军事。会稽王世子元显奉诏讨桓玄,桓玄举兵反,入建康,杀元显等,自以太尉总百揆,掌朝政,代晋自立,国号楚。后刘裕等讨伐,兵败被诛。今存辞赋3篇:《凤赋》、《鹤赋》、《鹦鹉赋》,均残。桓玄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20卷,已佚。 ☚ 秦充 桓彬 ☛ 桓玄369—404东晋将领。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桓温子。袭爵南郡公。温死后,不得志,二十三岁时,始拜太子洗马。太元末年(396年前后),出补义兴太守,后弃官居江陵(今湖北江陵)。隆安二年(398年),与南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讨掌朝政之司马道子父子,进逼京师(今江苏建康),被推为盟主。王恭被杀后,朝廷任其为江州刺史,退兵西还。隆安三年(399年),诏加都督荆州四郡,率兵攻江陵,杀殷仲堪、杨佺期,升任都督荆、江、司、雍、秦、梁、益、宁八州及扬、豫八郡,领荆、江二州刺史。元兴元年(402年),以讨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等,总揽大权。次年,废晋安帝,自立,国号楚,年号建始。旋改永始。元兴三年(404年),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声讨,他挟安帝还江陵。后在峥嵘州(今湖北鄂城东)被何无忌、刘毅击败。西逃途中,为益州兵所杀。 桓玄369—404又名灵宝,字敬道,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桓温子,袭爵南郡公。曾任义兴太守,后弃官家居。隆安二年(398年)与南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专擅朝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被推为盟主。次年,击走殷仲堪,遂领荆、江二州刺史。控制长江中游地区,与东晋政府相对峙。元兴六年(402年),他举兵攻下建康,杀司马元显,掌握朝政。次年底代晋自立,国号楚,年号建始,旋改水始。不久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声讨,他退回江陵,兵败被杀。 桓玄369~404东晋将领。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桓温子。袭爵南郡公。后任江都刺史。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废晋安帝, 自立国号楚。年号建始。次年为益州兵所杀。 桓玄 桓玄369~404字敬通,一名灵宝。恒温子。袭爵南郡公。曾任义兴太守,后弃官居江陵。晋隆安二年(398)与南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任江州刺史。次年,击败殷仲堪,兼并荆州。领荆、江二州刺史,控制长江中游地区,对抗朝廷。元兴元年(402),举兵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翌年底代晋自立,国号楚,年号建始,旋改永始。后与刘裕战,兵败被杀,博综艺术,善属文,工写景,文笔清丽,有《登荆山》诗及《凤赋》、《鹤赋》、《鹦鹉赋》等。 ☚ 桓冲 桓石虔 ☛ 桓玄369~404Huan Xuancourt official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桓玄369—404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字敬道,一名灵宝,桓温子。袭爵南郡公。初为义兴太守,后弃官居江陵(今属湖北)。隆安二年(398)与南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讨司马道子父子,恭败死,玄为江州刺史,以江州为据点树用心腹,扩充实力。次年击败殷仲堪,兼并荆州,领荆、江二州刺史。元兴元年(402)举兵东下克建康(今江苏南京),杀司马元显,自以太尉总百揆。次年废安帝为平固王,自称帝。改国号为楚,年号建始,旋改永始。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攻建康,玄败走蜀地,途中被益州督护冯迁杀。 桓玄369—404东晋割据者。一名灵宝,字敬道。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桓温子。袭爵南郡公。自负有才。曾任义兴太守,后弃官居江陵(今属湖北)。隆安二年(公元398年),与南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讨司马道子父子,恭败死,任为江州刺史。被推为盟主。树用心腹,兵马日盛。后击走殷仲堪,兼并荆州,领荆、江二州刺史。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他举兵东下,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自以太尉总百揆, 杀司马元显,掌握朝政。次年底,代晋自立,国号楚,年号建始,旋改永始。后为北府兵将领刘裕所灭。 桓玄(東晉·太和四年——元興三年 369~404) 譙國 (今安徽龍亢)人。字敬道,一字靈寳。大司馬温子。嗣爵。形貌瓌奇,及長自負才地,補義興太守,弃歸荆楚,旋求為廣州刺史。隆安(397—401)間,都督荆、江八州軍事,拜荆、江二州刺史。兵馬日盛,舉兵反,入建康 (今南京),總督百揆。矯詔自封為楚王,篡安帝 (司馬德宗) 自立,改元永始。後為劉裕所殺。玄乃一代風流,博通諸藝,尤善書。嘗慕小王 (王獻之),工于草法。王僧虔云: “桓玄書,自謂右軍 (王羲之) 之流,論者未之許,玄可比孔琳之。” 《書後品》 稱其書如 “驚蛇入草,銛鋒出匣。”《述書賦》 曰: “敬道耽玩,銳思豪翰。依憑右軍,志在凌亂。狂逸而有度,正疏澀而猶憚。如浴烏之畏人,等驚波之泛岸。”玄性貪欲,好奇异,堪稱 “狂疾”,人士有法書、名畫,悉欲歸己,猶難逼奪之,皆蒱博而取。晉内府真迹,盡攫之。特喜二王 (王羲之、王獻之) 書,擇其縑紙正、行最佳者,各作一帙,置座右賞玩。軍敗南奔,狼懼至極,猶持 二王書逃竄投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